近期,小米汽車SU7 Ultra的車主群體成為了網絡關注的焦點,起因是他們對車輛的一項昂貴選裝件提出了強烈質疑。這414位車主組建了一個維權群,集體聲討小米汽車,指責其宣傳與實際嚴重不符。
事情的焦點在于一個標價4.2萬的碳纖維機蓋。車主們原本期待這是一項高科技散熱配置,能夠顯著提升車輛性能。然而,經過專業機構的測試,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數據顯示,裝有這一機蓋的車輛輪轂溫度僅僅比普通版低了0.8℃,這一微小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謂的減重效果也僅僅只有1.3公斤,相當于少帶兩瓶礦泉水,這樣的減重效果顯然無法讓車主們滿意。
更令車主們感到憤怒的是,他們發現這個價值不菲的碳纖維機蓋內部竟然只是一個鋁制機蓋,表面貼了一層碳纖維紋路的裝飾膜。這一發現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們紛紛調侃:“這不就是手機貼膜賣4萬嗎?”車主們也對小米汽車的性價比提出了嚴重質疑。
隨著事件的發酵,小米汽車的其它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有車主反映,裝有碳纖維機蓋的車輛在時速超過100公里時,風噪比普通版還要高出3分貝,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車主們的不滿。
在車主們維權的同時,小米汽車的創始人雷軍卻突然官宣了自研芯片“玄戒O1”。這一舉動被不少網友視為試圖轉移輿論焦點的行為。尤其是在汽車業務深陷質量危機的情況下,推出手機芯片更是引發了更大的質疑。有網友指出,小米此舉可能是“聲東擊西”,試圖掩蓋汽車業務的問題。同時,也有網友對小米的造芯能力表示懷疑,畢竟小米澎湃S1芯片曾有過翻車的經歷。
小米財報顯示,2024年小米研發投入中,汽車業務占比從35%降至22%,這一數據也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有網友認為,小米在汽車業務上的投入減少,可能是對其發展前景不看好的表現。
對于雷軍給新芯片命名為“玄戒”,這一舉動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在漫威宇宙中,“玄戒”是掌控時空的神器,有網友調侃:“雷總是不是想用時間寶石回到過去,阻止那場致命的事故?”這一調侃無疑是對小米汽車近期風波的一種諷刺。
這場風波也給所有想買新能源車的人敲響了警鐘。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車時,一定要仔細查看車輛配置,不要只看PPT宣傳。同時,也要警惕定金陷阱,簽合同前一定要確認“定金可退”條款,并保留所有宣傳物料作為法律證據。二手平臺上的準新車貶值率也可以作為購車參考,貶值率超過15%的車輛建議慎買。
在維權過程中,車主們也逐漸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有車主透露,現在看展車都會帶上游標卡尺量縫隙,以確保車輛的工藝質量。同時,也有車主建議,在購買新能源車時,可以多查看閑魚等二手平臺上的賣家評價,因為真實車主的吐槽往往比評測更加真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