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車在安徽蕪湖近日舉行了一場以“底線”為主題的安全之夜活動,深度展示了其堅守的“安全為底線”造車哲學。通過一系列前瞻技術的發布、極限碰撞測試的現場演示,以及全球化安全生態的構建,奇瑞全方位展示了其在汽車安全領域的深厚積淀和不斷創新。
活動中,奇瑞汽車推出了“守護者”智慧安全系統,該系統覆蓋了車輛的全生命周期,旨在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奇瑞首次使用了一款十年前的經典車型進行了碰撞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即便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車輛的安全性能依然卓越,這直觀地證明了奇瑞安全技術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奇瑞在安全技術上的突破不僅體現在單一車型上,更在于其構建的全域安全體系。這一體系涵蓋了電池、智能駕駛、信息安全等七大領域,實現了“全人員、全工況、全市場”的全方位安全防護。奇瑞的電池管理系統通過10重安全設計和AI算法,實現了全時預警,碰撞后高壓電切斷速度達到2毫秒,遠超行業標準。同時,奇瑞的旗艦車型風云A9L采用了720度籠式座艙設計,高強度鋼占比高達88%,熱成型鋼比例甚至超過了奔馳E級,標配9氣囊,安全性能卓越。
在極限測試環節,奇瑞通過連續5小時的直播,展示了多項碰撞測試。星紀元ES與風云A9L的雙車對撞模擬了真實事故場景,結果顯示乘員艙保持完整,電池無泄漏。十年車齡的艾瑞澤7、瑞虎5等老車型也在64公里/小時的速度下完成了碰撞測試,車身結構依然保持完整。此前,星紀元ES還成功挑戰了120公里/小時的三車夾擊對撞,成為全球首款通過六維電安全認證的純電車型。
奇瑞的全球化安全生態也在不斷完善。公司聯合公益組織發起了“AED黃金四分鐘”計劃,在車輛上配備急救設備,并通過安全俱樂部推動應急知識的普及。奇瑞的碰撞實驗室已獲得60多個國家的認證,可模擬極端工況下的碰撞測試,如8噸重卡追尾、31米高空墜落等,累計完成191項全球適應性測試,驗證里程超過1250萬公里。
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大潮中,奇瑞汽車堅持每天拆解4輛整車進行實車碰撞測試,年測試量超過1500臺次,同時不斷研發新技術,如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400Wh/kg),以破解安全與創新的平衡難題。奇瑞還通過高端技術下放,如6萬元級的小螞蟻車型搭載自動泊車功能,推動安全平權,其ADAS滲透率預計將在2025年突破50%,成為中國車企從“銷量領先”向“價值領先”轉變的關鍵。
作為全球出口占比超過40%的中國汽車品牌,奇瑞憑借41款全球五星安全車型(含E-NCAP認證)及“鎖子甲電池結構”等專利技術,重新定義了“中國制造”的安全標準,贏得了全球市場的認可和尊重。奇瑞以“技術+良心”的底層邏輯,將安全從產品指標提升到了品牌信仰的高度,正如董事長尹同躍所言:“安全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奇瑞正以“守護者”的姿態,為中國車企樹立了“安全即豪華”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