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近期動作頻頻,不僅在市場上推出了備受矚目的全新車型,更在內部進行了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市場挑戰。
5月15日,吉利汽車(0175.HK)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達到725億元,同比增長2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56.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64%,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公司過去一年的利潤總和。同時,公司毛利率保持穩定,毛利達到114.37億元,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這一優異的財務數據背后,是吉利汽車銷量的持續增長。今年一季度,公司銷量達到70.4萬輛,同比增長48%,已完成全年271萬輛銷量目標的26%,超額完成了季度分攤的銷量指標。在新能源領域,吉利新能源產品(包括吉利、領克、極氪)銷量達到33.9萬輛,國內新能源滲透率超過50%,穩居新能源品牌第一梯隊。其中,吉利銀河品牌單季度銷量接近26萬輛,同比增長214%,成功進入新能源核心細分市場。
面對市場的快速變化,吉利汽車行政總裁桂生悅表示,現在的市場環境已經不允許吉利有太多的試錯空間,必須通過快速的整合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他提到,兩個上市公司各自擁有員工激勵機制,在實際運營中可能會出現團隊為本公司爭取利益的情況,導致整合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須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將0175和極氪科技集團合并,回歸一個吉利。
按照吉利的整合思路,研發、采購以及人力、財務、法務等管理部門都將實現協同,從而節省大量成本。例如,在研發上每年可以節省數十億元;在聯合采購上,通過去年的初步嘗試,已經實現了在原來預算基礎上的額外數十億采購金額節省。整合后的大吉利在應對市場競爭和消費需求方面將實現更快的反應速度,特別是在解決技術和產品問題上,將實現統一的進化。
在產品層面,合并后的吉利產品將快速共享吉利的技術成果,更具價格競爭力。例如,星愿、星耀8、領克900等主流細分市場的產品,同樣的配置和功能,價格更實惠;同樣價位的產品,則擁有更強大的空間配置和體驗。這種爆款的方法和體系,需要戰略整合作為背后的核心支撐。
在業績說明會上,吉利高層還宣布了最新的人事和組織架構調整。整合完成后,安聰慧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全面負責吉利控股集團的運營管理工作。現任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將出任集團副董事長。吉利汽車集團將下設吉利銀河事業群和極氪科技事業群,由1981年出生的淦家閱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過去的四年中推動了多項戰略轉型與業務發展,是吉利管理隊伍年輕化的代表。
吉利還在加速全球化的市場布局。雖然一季度出口銷量受到東歐市場的影響,但拉美和亞太市場的增長勢頭強勁。吉利表示,將聚焦燃油車四個系列開拓海外市場,并快速推廣新能源產品。目標是5月后國際銷量回到3萬臺以上且環比增長。在海外建廠方面,吉利將注重輕資產,利用國際化和當地產能資源合作,計劃在今年落地多個KD工廠。
吉利汽車的未來規劃充滿了挑戰與機遇。隨著一系列新產品和新戰略的推出,以及全球市場的不斷拓展,吉利有望在新的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然而,能否在今年實現300萬輛級的新突破,還需市場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