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名為《全球人工智能信任、態度與應用調查報告(2025)》的重磅研究出爐,揭示了各國受訪者對人工智能(AI)的信任與使用狀況。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AI的信任度和接納程度遠超全球平均水平,這一結論是基于對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的深入調研得出的。
這項研究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尼可·吉萊斯皮教授及其團隊,聯合畢馬威的專業人士共同完成。他們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期間,對全球范圍內的4.8萬名受訪者進行了詳盡的采訪與調查。調研結果顯示,全球范圍內,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58%)已經主動開始使用AI工具,其中三分之一(31%)的人群更是頻繁使用,幾乎達到了每天或每周的使用頻率。
在中國,AI的應用情況尤為突出。數據顯示,中國職場中的AI應用率高達93%,這一比例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更令人矚目的是,有半數(50%)的中國AI使用者已經將AI技術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中,實現了常態化應用。這一數據不僅展示了中國在AI技術普及和應用方面的領先地位,也反映了中國民眾對AI技術的高度信任和積極態度。
報告還指出,AI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從智能家居到自動駕駛,從醫療診斷到金融分析,AI技術正在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國,這種變革尤為顯著,AI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中國民眾對AI的信任度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升。這一趨勢不僅有助于推動AI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和創新,也將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更多優勢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