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據多家媒體報道,包括《大河報》在內,部分小米SU7 Ultra的預訂車主對車輛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提出了質疑。他們表示,花費4.2萬元選購的這一配件并未達到宣傳中提到的“高效導流”等性能,認為這構成虛假宣傳或信息誤導,進而要求退車。
小米汽車官方曾宣稱,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完全復制了SU7 Ultra原型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擁有兩個貫穿風道,能夠實現前部空氣的高效導流。雷軍在直播中也曾提及,該配件不僅注重外觀,內部設計也進行了相應改進。然而,首批車主的實際測試結果顯示,這一價值4.2萬元的配件并未展現出宣傳中的高效導流效果,也無法產生顯著的下壓力,基本上成為了一個裝飾性部件。
面對車主們的質疑,小米汽車在5月7日發布的《關于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中公開道歉,并解釋了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功能。公司表示,除了滿足外觀復刻的需求外,該配件確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但對于之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的問題,公司深表歉意。
據相關報道,部分小米SU7 Ultra的預訂車主已經建立了退車群,甚至有車主委托律師進行維權。網絡上還流傳著一段由多名車主聯合發布的視頻聲明,視頻中,幾十位車主展示了他們的訂單截圖,共同要求小米汽車退車。小米SU7 Ultra的定價為52.99萬元起,上市僅2小時,大定訂單就已破萬,提前完成了年度銷量目標。
此次事件不僅引發了車主們的不滿,也讓小米汽車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影響。未來,小米汽車將如何應對這一危機,以及車主們的訴求能否得到滿足,仍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