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近日發布的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財報,揭示了這家汽車制造商在轉型之路上面臨的多重挑戰。財報數據顯示,北京汽車2024年的歸母凈利潤僅為9.56億元,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這一數字甚至低于2025年一季度的9.29億元。
具體而言,北京汽車2024年的營業總收入為1924.96億元,同比下降2.76%。其中,燃油車業務雖有所增長,實現了1849.69億元的收入,但新能源汽車業務卻大幅下滑,收入僅為75.26億元,同比下降50.7%。這一表現直接導致了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毛虧達到44.41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在銷量方面,北京汽車2024年的整車批發量為94.6萬輛,同比下降9.21%。這一數據反映出市場需求的疲軟以及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壓力。
然而,北京汽車的困境并不僅限于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北京品牌這兩個品牌也連續多年虧損,對公司整體利潤構成了巨大拖累。尤其是北京現代,2024年前三季度已經虧損25.76億元,全年銷量為15.42萬輛,同比下降約36%。
盡管面臨重重挑戰,北京汽車并未放棄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2024年,公司加大了新能源車的研發投入,推出了多款混動產品。然而,從實際成效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收入、銷量和毛利均未能實現增長,反而出現了下滑。
在出口方面,北京汽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北京現代和北京品牌的合計出口銷量達到1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約103%。其中,北京品牌在歐洲、墨西哥及中東等市場的銷量占比大幅上升,BJ40、魔方等產品在新興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表現。
北京汽車在財務方面仍保持著良好的現金流和融資能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35.98億元,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156.27億元。這一財務狀況為公司應對當前挑戰和推動未來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北京汽車也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公司的新能源業務仍未實現盈利,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發展失衡問題亟待解決。同時,公司的負債水平也有所上升,需要在保持財務穩健的同時推動業務轉型。
北京汽車在2024年的財報中展現出了轉型的陣痛和面臨的挑戰。公司需要在電動化浪潮中建立品牌競爭力,平衡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發展,同時解決合資板塊北京現代的虧損問題。只有這樣,北京汽車才能在行業變革中尋得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