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場關于風阻系數的爭議風波引起了廣泛關注。事件的起因是一位網絡博主發布視頻,質疑阿維塔12的風阻系數存在造假行為。據該博主稱,阿維塔12的實際風阻系數為0.28Cd,遠高于官方宣傳的0.21Cd,這一數值甚至與20年前的燃油車相當。面對這一指控,阿維塔科技法務部迅速作出回應,堅稱所有技術參數均以官方發布為準,并指責該信息完全失實。同時,阿維塔還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邀請函,宣布將公開測試阿維塔12的風阻系數,以證明其官方數據的真實性。
阿維塔科技副總裁雍軍也親自下場,通過微博發布長文回擊該博主的指控,指責其測試方法不夠專業。然而,該博主并未就此罷休,反而進一步發文反擊,使得這場爭議的熱度不斷攀升。與此同時,小米汽車也卷入了這場風波之中。小米SU7 Ultra因風阻系數問題登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對新能源汽車風阻系數的廣泛關注。小米汽車此前推出的價值4.2萬元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選裝包,宣稱采用空氣動力學設計,能優化性能,但車主實測發現雙風道無法通風,僅具備造型功能,這也引發了外界對小米汽車風阻系數宣傳真實性的質疑。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低風阻系數往往被視為高科技和低能耗的象征。自特斯拉開始利用風阻系數宣傳自家車型以來,這一做法逐漸被其他車企效仿。然而,此次爭議卻讓人們開始關注到風阻系數測試機構的中立性和客觀性,以及相關國家標準的缺失。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市場量產車風阻系數最低的車型是風行星海S7,為0.191Cd,極狐阿爾法S5、享界S9、小鵬MONA M03和小米SU7分別位列其后。需要注意的是,風阻系數并非一個絕對固定的數值,它會隨著車速的變化而變化。
此次爭議不僅讓阿維塔和小米汽車陷入了輿論漩渦,也讓不少車企開始未雨綢繆,連夜修改相關宣傳內容。例如,阿維塔在風波后就刪除了官方信息中有關風阻系數的描述。這一做法雖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進一步的爭議,但也讓車企的品牌信譽受到了影響。在消費者日益注重產品真實性和透明度的今天,車企在宣傳時更應注重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避免利用信息差進行誤導性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