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車旗下的銀河品牌推出了一款重量級產品——星耀8,這款中大型旗艦轎車以其超值的定價和豐富的配置,在汽車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星耀8車身長達5米,軸距接近3米,按照級別劃分,它屬于標準的C級車,與奧迪A6L不相上下,然而其起售價卻僅為11.58萬元,限時優惠下,即便是頂配版本也僅需15萬余元,這一價格幾乎與二手A4L相當。
星耀8在發布會上直接對標比亞迪漢,甚至提到了尺寸相近的漢L。要知道,比亞迪漢的指導價在15萬至20萬元之間,而銀河星耀8的定價策略無疑比競品低了一個檔次,讓消費者能夠以接近比亞迪秦L的價格,享受到比亞迪漢級別的空間和配置。
盡管價格令人驚訝,但星耀8在配置上并未妥協。全系標配L2級或更高級的千里浩瀚H1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還贈送了VIP行政座椅、16揚聲器音響系統以及備受好評的Flyme auto車機系統。其3L級的虧電油耗也表現不俗。盡管有消費者吐槽60km版本車型的純電續航較短,但完全可以將其當作普通混動車使用,還能節省上萬元的購置稅。
從領克900到星耀8,吉利打造爆款的邏輯清晰而有效。無論是從用戶體驗、競品對比還是價格策略上,吉利都力求超越消費者的期待,一旦進入消費者的預選項,就很難被剔除。曾經,一些中腰部汽車企業通過越級競爭來求生存,而現在,包括比亞迪和吉利在內的頭部巨頭也開始采用這一策略,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星耀8的上市,被一些媒體評價為“徹底殺瘋了”,它打破了傳統的尺寸定價體系。在燃油車市場,與雅閣、凱美瑞等B級車相比,星耀8的尺寸和配置本應在十六七萬元左右,而與新能源相關的車型,更是普遍在20萬元以上。然而,星耀8卻以低于預期的價格,成功切入市場,成為這一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吉利在高端純電產品遭遇挫折后,將目光投向了混動市場,領克900和星耀8便是這一戰略的體現。它們不僅在產品定義和定價上打破了行業標準,還繼續采用越級競爭的策略,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與同級競品相比,星耀8在價格上具有明顯優勢。以比亞迪漢DM為例,盡管兩者在純電續航里程上存在差異,但從價格層面來看,星耀8無疑更具吸引力。它不僅切入了海豹07這樣的中型轎車細分市場,還在一定程度上與比亞迪秦L DM的高配車型形成了競爭。同時,星耀8還憑借更強的品牌力和更先進的技術成果、產品配置,與長安啟源A07、零跑C01等同級競品展開較量。
即便是與吉利自家的燃油車星瑞相比,星耀8在價格和空間體驗上的優勢也顯而易見。更不用說與相同價格下的合資老牌A級車如速騰等車型的對比了。星耀8的上市,無疑是對傳統汽車市場的一次巨大沖擊。
領克900的火爆銷售,也進一步證明了吉利這一策略的成功。在大型旗艦SUV市場中,領克900以更優的性價比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與問界M9、理想L9、騰勢N9等競品相比,領克900雖然在車機和智駕方面可能稍遜一籌,但在十余萬元的差價面前,這一差距顯得微不足道。領克900的架構、品質、底盤實力和駕駛質感都不輸于對手,還提供了超大一體屏、旋轉座椅等新穎體驗,成功從新勢力手中奪取了市場份額。
現在,越級競爭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一種趨勢。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車企,都在采用這一策略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廣汽豐田鉑智3X和東風日產N7等車型的成功上市,進一步證明了這一趨勢的不可逆轉。在中國市場賣車,空間和配置已經不再是決定價格的唯一因素,價格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利器之一。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車企必須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品牌沉淀、服務質量和規模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