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epSeek這股科技旋風席卷汽車行業(yè)之后,眾多汽車制造商紛紛宣布將這一前沿大模型引入自家新車。然而,一個季度匆匆而過,這些車企的承諾兌現(xiàn)得如何呢?
近期,在上海車展的熱鬧現(xiàn)場,我們特意選取了三家熱門的新勢力品牌和三家合資品牌的最新車型,進行了一場關于DeepSeek上車情況的實地探訪。
我們的目的很明確:一探究竟,看看DeepSeek是否真的如約上車,以及上車后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
為了全面評估這些車型的智能化水平,我們精心設計了三個問題:
Q1:您的車輛是否搭載了DeepSeek技術(shù)?
Q2:在本次車展上,哪些新車搭載了DeepSeek?
Q3:您認為AI未來是否會取代人類?
理論上,以DeepSeek的強大能力,應對這三個問題應該游刃有余。然而,實測結(jié)果卻出乎意料,令人大開眼界。
在六款車型中,僅有智己L6采用了DeepSeek,而理想L6和蔚來ET9則分別搭載了自家的GPT大模型。對于第一個問題,這三款車都明確知道自己是否搭載了DeepSeek。
有趣的是,當理想同學和蔚來Nomi回答這個問題時,都顯得有些含糊其辭,打起了太極。
然而,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三家車企的表現(xiàn)都有些不盡人意。蔚來ET9直接交了白卷,而使用DeepSeek的智己L6和使用Mind GPT的理想L6,都只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到了一款還未上市的寶馬iX3L。
至于最后一個哲學性問題,三家車企的回答都充滿了正能量,仿佛化身為了哲學家。
值得注意的是,智己L6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言簡意賅,與此前體驗過的其他搭載DeepSeek的車型大相徑庭。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合資品牌的表現(xiàn)。參與本次比拼的三款車型分別是豐田bZ5、本田S7和大眾帕薩特Pro。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三款車型居然都無法正確識別“DeepSeek”這一名詞。從“DeepSync”到“DeepSix”,各種誤讀讓人啼笑皆非。
其中,本田S7的表現(xiàn)尤為遺憾。雖然屏幕右側(cè)顯示支持DeepSeek深度思考,但語音識別卻拖了后腿。
無奈之下,我們又嘗試問了這三個合資品牌最后一個問題。好消息是,本田S7在避開了英文詞匯的干擾后,搭載的DeepSeek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反觀豐田和大眾,依然在用各種華麗的辭藻,掩飾著自己不知如何回答的尷尬。
通過此次車展現(xiàn)場的實地測試,不難發(fā)現(xiàn),DeepSeek上車后的表現(xiàn)并未如預期般驚艷。尤其是其“深度思考”所需的時間,使得語音交互的響應速度大打折扣。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即便是經(jīng)過“深度思考”后給出的答案,也經(jīng)常讓人哭笑不得。隨著DeepSeek的熱度逐漸回歸理性,各大車企或許應該冷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將DeepSeek裝進車里,究竟是為了博眼球,還是真的能提升車輛的智能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