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俱樂部ADAC近期公布了一項關于電動汽車與內燃機汽車故障率對比的研究結果,該結果基于過去幾年間海量的故障報修數據。數據顯示,電動汽車的故障率明顯低于內燃機汽車,這一結論為電動汽車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ADAC指出,盡管他們接到的電動汽車服務呼叫數量不斷增加,但這些呼叫在總數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具體而言,在所有360萬次服務呼叫中,電動汽車的呼叫次數僅為43678次,占比1.2%。為了確保對比的公正性,ADAC將對比對象限定為同齡車輛,即2020年至2022年期間注冊的電動汽車和汽油/柴油汽車。
數據顯示,無論采用哪種動力系統,汽車的故障率都在逐年下降。2020年,每千輛電動汽車平均出現故障8.5次,而燃油車則為12.9次。到2022年,電動汽車的故障率已降至每千輛1.7次,而燃油車則降至每千輛5.4次。對于2020年至2022年期間首次注冊的車輛,電動汽車平均每1000輛車僅出現故障4.2次,而同齡的燃油發動機汽車則達到10.4次,故障率幾乎是電動汽車的兩倍半。
值得注意的是,電動汽車的平均使用年限明顯低于燃油車,這通常意味著新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ADAC的研究還指出,由于電動汽車仍處于發展的相對早期階段,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其故障率還將進一步下降。因此,那些聲稱電動汽車容易出故障的說法并不準確。
在ADAC分析的159種不同汽車車型中,大多數電動汽車的故障率都很低,但現代Ioniq 5的故障率卻相對較高。2021年生產的Ioniq 5車型故障率為每千輛18.3次,而2022年生產的車型更是高達每千輛22次。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作為Ioniq 5在德國的最大競爭對手,其2022年生產的車型故障率僅為每千輛0.9次。大眾ID.4也是一個有力的競爭者,其2022年生產的車型每1000輛車僅有1次故障。
研究還發現,導致大多數電動汽車出現故障的最大元兇是12伏低壓電池。這種電池在電動汽車和燃油車中的構造幾乎完全相同,且在ADAC處理的所有故障案例中,12伏低壓電池故障占比高達44.9%。其中,電動汽車的12伏低壓電池故障占比為50.5%,而燃油車輛為44.6%。因此,電動汽車車主應密切關注這種相對容易購買和更換的電池。
除了12伏電池之外,電動汽車在可靠性方面確實更勝一籌。燃油車在電氣系統、發動機管理以及照明系統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電動汽車中相對較少。然而,電動汽車在輪胎方面存在的問題相對較多。具體而言,在1000輛電動汽車中,有1.3輛因輪胎問題需要救援服務,而在同齡的燃油車中這一數字僅為0.9輛。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款電動汽車似乎并未出現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