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在其官方平臺上對SU7車型的宣傳用語進行了調整,重點是將原先使用的“智駕”一詞,替換為“輔助駕駛”。這一變動涉及SU7系列的多款車型。
具體而言,小米SU7標準版所配備的Xiaomi Pilot Pro系統,其名稱已從“小米智駕Pro”變更為“小米輔助駕駛Pro”。而SU7 Pro與SU7 Max車型所搭載的Xiaomi HAD系統,也相應地從“小米智駕Max”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小米汽車官網詳細解釋了“端到端輔助駕駛”的功能,該系統能夠實現從出發車位至目的地車位的全程輔助,用戶只需設置導航,系統即可自動處理ETC/閘機通行、窄路及環島通行、以及停車場內的尋位泊車等任務。
這一更名舉措的背景,與近期發生的一起小米SU7車型在高速施工路段的事故有關。據小米汽車公布的信息,事故發生時,車輛正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
事故之后,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紛紛發聲,強調規范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宣傳。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在4月16日的一次會議上明確指出,車企需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避免夸大或虛假宣傳。
緊接著,4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發布了倡議書,呼吁企業規范駕駛輔助系統的營銷宣傳,避免使用模糊或誤導性的表述,確保功能命名科學嚴謹,以降低駕駛員誤用、濫用的風險。
4月27日,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聯合多家知名汽車品牌,共同發布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該倡議強調了營銷透明度,呼吁全行業實事求是地進行宣傳,并通過模擬場景教學、實時風險提示等方式,提升用戶的安全駕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