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在汽車市場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一話題的熱度源自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視頻披露。
魏建軍在視頻中揭示了一種奇特的市場現象:有些車輛剛剛完成上牌手續,名義上已經成為二手車,但實際上卻幾乎未被使用過,行駛里程極低甚至為零。這類車輛被稱為“零公里二手車”。
據了解,這類車輛的產生與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密切相關。為了提升銷售業績,部分車企通過激勵政策促使經銷商積壓庫存。而經銷商為了迅速完成任務并回籠資金,選擇將庫存時間較長的新車注冊為二手車進行銷售。
這一做法不僅影響了新車市場的正常秩序,也讓消費者在購買時感到困惑。魏建軍指出,在懂車帝、瓜子二手車、閑魚等知名平臺上,有多達數千家商戶在銷售此類車輛。
記者在這些平臺上搜索發現,確實存在大量標注為“零公里二手車”的商品,賣家們詳細介紹了車型、價格等信息,吸引了眾多潛在買家的關注。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對這一現象給予了高度重視,近日召集了車企及行業機構進行座談,重點研討“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及如何促進二手車流通消費。此次座談旨在深入了解市場現狀,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在座談會上,與會者紛紛表示,“零公里二手車”的存在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可能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損害。因此,加強監管、規范市場行為顯得尤為重要。
與會者還就如何提升二手車市場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認為,建立健全的二手車評估體系、加強信息披露、提高消費者知情權等措施是當務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零公里二手車”現象也暴露出了傳統汽車銷售渠道的短板。有專家指出,如果經銷商網絡能夠深入挖掘客戶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消費者或許就不會選擇通過非主流渠道購買這類車輛。
因此,這一現象也將持續倒逼汽車行業提升服務質量,加強海外市場服務能力,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