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備受矚目的上海車展上,汽車行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創新精神。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在“上汽之夜”活動中的一句“懂車更懂你”,不僅道出了汽車行業的核心要義,也引發了對用戶型企業與用戶型汽車企業區別的深思。他強調,在追求“懂你”的同時,不能忽視“懂車”的基礎,只有在確保汽車專業性的前提下,深度理解并滿足用戶需求,才能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本次車展,眾多汽車企業紛紛回歸汽車本質,展現出專業思維與用戶思維的深度融合。上汽集團推出的由前奧迪外型首席設計師約瑟夫?卡班親手打造的上汽榮威“明珠”概念車,以其獨特的設計語言和線條魅力,彰顯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原創實力,打破了抄襲與同質化的束縛,贏得了更多尊重。
吉利則通過全新的“銀河戰艦”向世界展示了“全域AI”技術體系對全球汽車安全標準的顛覆。其不僅在傳統的安全構架和電池安全體系上領先,還將衛星遙感、無人機探路等安全“黑科技”帶入現實,重塑了汽車行業的安全標準,展現了中國品牌在技術實力上的飛躍。
與此同時,深耕中國多年的國際品牌也推出了大批符合中國用戶需求的合資新車型。中外雙方從行業及用戶需求角度出發,優勢互補,形成了新的合資模式,正在改變中國乃至世界汽車產業的格局。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銷售及市場董事石柏濤表示,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中國市場,奧迪必須在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基礎上,讓品牌變得更加快速且靈活。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也坦言,面對新能源市場的挑戰,關鍵在于“中國速度+奔馳標準”。本次車展上,奔馳全新自研MB.OS架構與中國團隊主導研發的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功能,展現了中外優勢領域雙向奔赴的理念。
豐田汽車在上海車展上提出的“立全球 更中國”主題,也體現了中國在豐田全球戰略中的特殊地位。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董事佐藤恒治認為,中國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如果產品能夠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那也一定能夠獲得全球市場的青睞。
上海車展不僅是中國汽車品牌與國際品牌展示實力的舞臺,更是對如何成為“用戶型汽車企業”的一次深度思考與實踐。無論是合資企業在新能源時代的突破嘗試,還是中國汽車有機會成為世界汽車標準制定者的重要機遇,都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