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亞迪漢L與唐L兩款旗艦車型閃耀登場之際,人們或許已經淡忘了,這家企業宣布停止燃油車生產的決定距今不過短短三年。2024年,比亞迪以驚人的427.2萬輛銷量成績,超越了2023年網友們為其設定的400萬輛目標,多出了近30萬輛的佳績。比亞迪究竟是如何迅速崛起,躋身世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之列的呢?
回顧去年11月比亞迪30周年的慶典,從早期的F3、F0,到如今的仰望U8、U9,比亞迪的成就震撼了全球。比亞迪的成功秘訣,或許可以從其在成都推出的漢L與唐L這兩款雙旗艦車型中窺見一斑。這兩款車不僅代表了比亞迪的技術巔峰,更是其市場戰略的重要體現。
漢L與唐L的推出,標志著比亞迪在電動汽車領域實現了革命性的突破。憑借“三個1000”——1000V高壓平臺、1000Kw功率輸出以及1000馬力的強勁動力,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技術讓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首次短于傳統燃油車的加油時間。曾經,擁有1000馬力以上的汽車對大多數人來說遙不可及,但現在,只需27.98萬的漢L或28.98萬的唐L便能輕松實現。這兩款車不僅動力強勁,還全系標配了帶有激光雷達的天神之眼B智駕系統,能夠實現高速+城市的高精度無圖智能領航。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軟硬可調智能懸架,搭配云輦C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使得漢L與唐L成為30萬以內市場上動力最強、智能化程度最高、尖端科技集成度最高的汽車。
比亞迪的全產業鏈布局,除了玻璃和輪胎外,幾乎涵蓋了汽車制造的所有環節,甚至連空調濾芯都能自研自產。這樣的企業背景,使得比亞迪在推動汽車制造業變革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油電同價”到“智駕平權”,比亞迪一次次引領了行業的變革。與此同時,中國的一些新勢力汽車品牌卻在PPT造車、騙錢圈錢的鬧劇中紛紛隕落。比亞迪憑借工程師之魂,在時代的浪潮中屹立不倒,雖然過程中飽受質疑和貶低,但最終以實力證明了自己。
如今,當我們再次審視比亞迪時,會發現它已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制造商。它能夠在三天內轉產口罩,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它用云輦技術打破了國外的底盤技術壟斷;它的超級e平臺和兆瓦閃充技術是全球最快的;它月銷超過51萬輛,日賺1億;更重要的是,它始終致力于壓縮成本,讓用戶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購買到更好的汽車。漢L與唐L的上市,并非為了打破市場格局或炫耀實力,而是比亞迪技術實力的自然流露。這兩款劃時代的旗艦車型,不僅是比亞迪成功道路上的一個小小里程碑,更是汽車行業智能、智駕、動力、舒適全面平權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