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輔助駕駛這一曾經風光無限的車圈賣點,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各大車企在多重壓力下,紛紛選擇低調處理智能輔助駕駛的宣傳,避免使用“自動駕駛”或“高階智駕”等字眼,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清理夸大其詞的營銷內容。
面對這一現狀,車市急需找到合規且能有效提升消費者信心的解決方案。小鵬汽車適時推出的“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無疑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從本質上看,這一服務更像是一種保險,旨在為駕駛人在使用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時,提供一定額度的經濟補償。據小鵬汽車介紹,該服務覆蓋行車及泊車場景,可應對NGP退出5秒內的事故,且品牌全系車型均可享受,賠付不限次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服務并非沒有限制。購買者需確保車輛非營運用車,且需在小鵬汽車官方渠道購買交強險和商業險,其中三者險保額需大于等于100萬元。商業險出單后72小時內方可購買該服務。
更為關鍵的是,“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的賠付范圍并非無所不包。它主要針對的是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相關的事故,且需在車險先行賠付后才能作為補充。針對人員傷亡和車輛損失的賠付也設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如車損低于1萬元補償800元,車損大于1萬元則按車損10%補償。
這些細節條款引發了不少質疑。有人認為,這一服務的賠付條件過于苛刻,實際能夠給車主帶來的賠償額有限。事實上,想要獲得賠付,車主不僅需要在使用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時發生事故,還需承擔賠償責任,且車險已經確認可以賠償但仍不足以覆蓋總金額。
即便車主成功獲得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的賠付,也意味著車輛在商業險保險公司處已經發生了賠付記錄,這必然會導致后期保費的上漲。因此,有觀點認為這一服務實際上并不能給車主帶來真正的“安心”。
盡管如此,“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仍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首次確立了“5秒緩沖時間”的概念,為智能輔助駕駛功能責任認定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時間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當前行業慣例中,輔助駕駛功能在事故前幾秒鐘斷開即與事故責任無關的觀點。
更重要的是,這一服務的推出無疑為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發展注入了新的信心。據了解,已有更多車企開始考慮推出類似服務,以應對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開啟后可能導致的事故。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車企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提升消費者對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