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而這場變革的背后,離不開國網青島市黃島區供電公司的創新推動。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優化成為了綠色出行的重要支撐點。黃島區供電公司在此背景下,以數字化技術為引擎,通過一系列舉措,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沈海高速服務區充電站,新能源車主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車主王先生通過手機App輕松規劃充電行程,再也不用擔心充電排隊的問題。據國網黃島區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主任劉棟介紹,該公司利用數字化手段對充電站進行了全面優化,業務調度效率大幅提升,從過去的4-5小時縮短至現在的1-2小時。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分析,公司能夠精準預測充電高峰時段,動態調整電力供應策略,確保充電設施始終處于高效運行狀態。
黃島區供電公司不僅在充電站管理上實現了數字化,還在車網互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隨著國家能源局《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的發布,黃島區供電公司積極響應,將探索新型電力市場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任務。在轄區內,公司推動了“光儲充”一體化示范站的建設,并嘗試電動汽車參與電網調峰的新模式。新能源汽車不僅作為交通工具,還可以作為移動儲能單元,在用電低谷時充電,高峰時反向送電,為電網削峰填谷提供助力。
目前,黃島區供電公司已在部分商業區試點V2G(車輛到電網)技術,未來計劃將這一技術推廣至居民小區。這意味著新能源車主可以在電價低谷時充電,高峰時售電,實現經濟與環保的雙贏。這一創新舉措不僅促進了新能源汽車與電網的深度融合,也為車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隨著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的推進,西海岸新區農村的充電需求迅速增長。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黃島區供電公司聯合當地4S店推出了“聯網通辦”服務。村民購車后,可以“一站式”完成充電樁報裝,審批時間大幅縮短。同時,公司在鄉鎮機關、交通樞紐等區域布局了公共快充樁,并試點“統建統服”模式,解決了偏遠地區無快充的問題。
黃島區杻杭村的村民李女士對此深有感觸。她表示,以前村里充電樁少,需要跑遠路充電?,F在供電公司直接在村委會安裝了快充樁,充電變得非常方便。截至2025年3月底,山東省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已達117.35萬臺,同比增長89.7%,這一數字的背后,離不開黃島區供電公司的辛勤付出和創新推動。
黃島區供電公司還在不斷優化充電網絡布局,提升服務質量。公司工作人員在靈山灣充電站等地點指導用戶安全使用充電設備,確保充電過程的安全與順暢。同時,公司還積極運用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為綠色出行注入更多動力。
在數字化與能源改革的交匯點上,黃島區供電公司正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與新型電力系統的深度融合。一幅更加智能、低碳的交通圖景正在青島西海岸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