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行的上海車展上,汽車行業的技術盛宴不僅限于新車型的亮相,更成為了車企們展示智能駕駛技術實力的關鍵舞臺。近年來,智能駕駛技術的熱度持續攀升,各大車企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力求在這一領域占據先機。然而,回想起2025年初,車企們爭相發布智能駕駛戰略的場景,如今卻似乎籠罩上了一層謹慎的氛圍。
這一轉變的根源在于工信部發布的智能駕駛監管新規。新規出臺后,車企們在提及智能駕駛時明顯變得更加審慎。曾經頻繁出現的“高階智能駕駛”、“遠程遙控”等詞匯,在上海車展上幾乎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安全”這一高頻詞匯,成為了大多數車企的宣傳重點。
據車展現場人士透露,部分車企甚至緊急撤換了含有“全民智能駕駛”、“一鍵召喚”等字眼的海報,轉而采用“輔助駕駛”和“駕駛者是第一責任人”等更為嚴謹的表述。這一變化不僅局限于車企本身,還蔓延到了產業鏈的上游,展館中的廣告牌上也出現了“地平線城區輔助駕駛系統”等宣傳語。
在比亞迪展臺上,銷售人員對“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的介紹也變得極為嚴謹,將其細分為輔助駕駛三目版、輔助駕駛激光版和輔助駕駛三激光版。這一變化無疑表明,車企和供應商們都在嚴格遵守工信部的政策要求,對智能駕駛技術的宣傳回歸了理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的監管政策并未阻礙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步伐。相反,這一整治行動旨在遏制夸大宣傳的亂象,引導行業從無序競爭走向有序發展。事實上,仍有眾多車企在努力向更高階的智能駕駛技術邁進。
華為車BU CEO靳玉志在上海車展上正式發布了ADS 4方案及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與華為有深度合作的車企如尊界、享界、問界、阿維塔等都將基于其L3級自動駕駛技術打造新車,并計劃在今年落地。極氪旗下車型極氪9X也在車展上迎來了全球首秀,新車配備L3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預計將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更令人矚目的是,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聯合打造的L4級高度自動駕駛Robotaxi也在車展上亮相,預計今年年底量產下線。這款車型被譽為全球首款具備全球適應能力的前裝量產L4高度自動駕駛車,無疑為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的實施也為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法律支持。該條例允許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合法化落地,適用場景包括個人乘用車、城市公交、出租車、物流運輸等。去年,已有包括上汽、一汽、北汽藍谷在內的9家車企進入了L3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試點名單。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駕駛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本身并無問題,問題在于此前行業存在的夸大宣傳現象。只有實事求是地宣傳介紹產品,不夸大其詞誤導消費者,才能讓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此次智駕監管的收緊,無疑為整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促使車企們在用詞上更加收斂,這不僅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對消費者構成了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