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車展同期,一場聚焦汽車智能化的峰會——GTIC 2025中國汽車智能化創新峰會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峰會由智一科技旗下的智能汽車產業新媒體“車東西”、AI與硬科技知識分享社區“智猩猩”,聯合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車展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此次峰會是中國汽車智能化創新峰會的第四屆,近年來一直與上海車展同期進行,吸引了近20位智能汽車產業的技術專家和青年學者。峰會分為上午場高峰論壇和下午場三個專題論壇,分別圍繞AI智能座艙、端到端自動駕駛、艙駕融合等熱門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峰會現場,上海車展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晨安在致辭中表示,汽車智能化已進入下半場,成為引領變革與創新的重要力量,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達到11082億元,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萬億元。
在上午場的高峰論壇上,長城汽車智能化產品副總經理佘士東分享了《AI定義汽車第三智能-ASL智能體》的主題演講。他回顧了長城汽車在AI科技領域的發展歷程,并介紹了長城在VLM端到端智駕上的最新進展,強調未來智能整車將作為智能體,具備空間理解能力和服務能力。
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OO雷升濤則帶來了關于端側大模型的分享,他認為端側智能將迎來爆發,端側模型在弱網和無網環境下能突破環境限制,保障信息安全,并提供高效的貨架式原子產品。
下午場的AI智能座艙專題論壇上,均瑤集團吉祥汽車智能網聯執行總監秦藝分享了吉祥AIR智能座艙的創新實踐,包括全3D多形態桌面互動系統和沉浸養成式虛擬世界,旨在提供智能陪伴和個性化體驗。
在端到端自動駕駛專題論壇中,Nullmax首席科學家成二康分享了公司在端到端技術方面的探索,介紹了基于BEV-AI架構的One Model Decoder設計,旨在實現感知規劃端到端,提高自動駕駛系統的效率。
最后一個艙駕融合專題論壇,四維圖新副總裁許鵬飛分析了艙駕融合的趨勢和挑戰,并介紹了公司推出的艙泊一體和艙行泊一體解決方案,旨在通過算力共享和跨域協同實現成本降低和體驗提升。
此次峰會不僅展示了汽車智能化領域的最新進展,還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AI技術的深入應用,智能汽車正逐步從功能堆砌向情感化、主動化躍遷,端到端自動駕駛和艙駕融合技術也在加速推進,為整車智能提供了強大的底層架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