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市場進口車領域的動態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分析人士崔東樹的深入剖析,自2017年以來,中國進口汽車的數量經歷了顯著的下滑趨勢。那一年,進口車總量達到了124萬輛的高峰,但隨后以年均約8%的速度遞減,直至2023年,這一數字已縮減至80萬輛。進入2024年,情況并未好轉,全年進口量進一步降至70萬輛,同比下跌12%。而到了2025年的前三個月,進口汽車數量僅為9.5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高達39%,這一跌幅在近年來的同期數據中極為罕見。
這一持續低迷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國產汽車品牌的強勢崛起以及國際汽車品牌在中國本土化的加速進程。近年來,汽車進口量已連續三年出現負增長,若將波動因素剔除,這一趨勢已持續七年之久。從品牌結構來看,當前的進口汽車市場主要依賴于豪華車型的需求支撐,非豪華品牌的進口量則遭遇了大幅度的萎縮。
在具體品牌表現上,2025年,雷克薩斯作為豪華品牌之一,其進口零售量雖有1%的小幅下滑,但整體表現仍相對穩定。寶馬、奧迪以及路虎等品牌同樣展現出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然而,保時捷近期的表現卻略顯疲態,今年前三個月的進口量分別為3672輛、1874輛和2928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減半。
在超豪華品牌領域,法拉利的銷售勢頭強勁,賓利和勞斯萊斯雖然銷量連續下滑,但仍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相比之下,瑪莎拉蒂的市場表現則較為低迷,整個超豪華品牌市場呈現出總體走弱的趨勢。
關稅政策和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也對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特別是從美國的進口汽車數量,近年來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從2017年的28萬輛降至2024年的10.9萬輛,降幅顯著。而到了2025年的前三個月,從美國進口的汽車數量更是降至8870輛,同比下跌66%,且這一下滑趨勢在3月份仍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