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以“攜手創新,共赴未來”為主題,各大車企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展開了激烈的角逐與展示,時間定格在2025年的4月23日至5月2日。這場盛會不僅是技術的競技場,更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與全球產業格局的深刻變化,恰逢上海車展40周年的重要時刻。
展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吸引了全球近千家企業的參與,展出的車型和技術琳瑯滿目。比亞迪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佼佼者,再次成為焦點。在此次車展上,比亞迪推出了全新的云輦-M智能磁流變車身控制系統,該系統專為新能源車型設計,將首先應用于騰勢品牌。云輦-M憑借其快速響應、廣泛適應性和低噪音特點,配合預瞄系統,能夠在多種路況下實現穩定操控,帶來極致的駕駛體驗。
比亞迪還展示了全棧自研的線控轉向系統,這一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轉向邏輯,通過取消機械轉向的硬連接,實現了毫秒級的響應速度和毫米級的轉向精度,為人機共駕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基于線控轉向技術,騰勢Z車型將配備全嵌入式折疊方向盤,這一創新設計在極端碰撞情況下能有效防止傳統轉向管柱侵入駕駛艙,為乘客提供更大的救援空間。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長城汽車獨樹一幟,繼續深耕大排量發動機技術。在此次車展上,長城汽車發布了自研的4.0T V8發動機,這一突破性技術標志著中國汽車制造工業邁上了新的臺階。該發動機從燃燒模型設計到缸體鑄造工藝完全自主研發,賦予了長城汽車與豐田、路虎等國際頂級越野汽車品牌一爭高下的實力。
合資品牌在此次車展上也展現出明顯的本土化轉型趨勢,這既是對中國新能源技術優勢的認可,也預示著未來合資車企的發展方向。豐田全球首發了鉑智7車型,并宣布將搭載華為鴻蒙座艙系統,同時啟動了中國式繼承與進化2.0戰略,通過ONE R&D研發體制和中國首席工程師(RCE)體制,加速產品的本土化研發。日產Frontier Pro PHEV也在車展上進行了全球首秀,這是日產首款在中國設計、研發和生產的全球皮卡車型,由鄭州日產中日研發團隊共同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上海車展相比去年顯得更為“沉穩”。一些因各種原因缺席的品牌,如小米因交通事故未參展,哪吒汽車也未見蹤影,現代、起亞等韓系品牌以及標致、雪鐵龍等法系品牌也未出現在參展名單中。同時,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勞斯萊斯等超豪華品牌也未現身,僅賓利獨自堅守。然而,這并未影響車展的熱鬧氛圍,參展車企之間互相學習交流,比亞迪高層集體參觀鴻蒙智行展臺問界M8,何小鵬前往日產展臺,奔馳與奧迪高管互相拜訪,這些互動都暗示著品牌間技術競合關系的微妙變化。
2025年上海車展不僅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國汽車品牌從“追趕”到“領跑”的見證。隨著比亞迪刀片電池、華為智駕算法等技術的全球合作,以及中國品牌與BBA等豪華品牌在百萬級豪車市場的正面競爭,中國汽車新時代的大門已經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