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浪潮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自身,并積極應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大變革。最新公布的2024年財報,彰顯了吉利在戰略轉型道路上的初步勝利。
財報顯示,吉利汽車全年總營收首次躍升至2402億元,同比增長3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更是達到了16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13%。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的現金儲備同比增長40%,達到398億元,為應對市場波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吉利控股集團行政總裁桂生悅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是吉利汽車信心增強的一年,隨著產品線的不斷完善,吉利有信心追趕并超越競爭對手,迎接更大的挑戰。他預測,2025年將是吉利徹底扭轉局勢、重回快速發展軌道的關鍵一年。
財報數據不僅反映了吉利在財務上的顯著進步,更體現了其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轉變的戰略邏輯。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尤為搶眼,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接近50%,銷售總量躍居中國第二,全面超越了造車新勢力及正在轉型的傳統車企。
具體來看,吉利汽車集團(包括吉利、領克、極氪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88.8萬輛,同比增長92%,國內市場滲透率連續五個月超過50%,12月更是高達58.6%。其中,吉利銀河以49萬輛的銷量成為中高端市場的現象級品牌,極氪和領克也分別以22.2萬輛和28.5萬輛的銷量增速,鞏固了其在豪華電動市場的地位。
在海外市場上,吉利同樣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年出口量達到41.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7%,超額完成了年度出口目標。在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哈薩克斯坦等重點市場,吉利通過投放高端車型和擴大銷售網絡,實現了品牌溢價和市場份額的雙重提升。
吉利在新能源和全球化雙輪驅動下,實現了經營質量的全面提升。規模化生產降低了成本,高端車型占比的提升拉動了利潤增長,單車平均收入達到10.7萬元,毛利率提升至15.9%。充足的現金流為吉利的技術研發和全球化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持。
吉利汽車集團CFO戴永表示,公司核心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爆款車型頻出,規模效應凸顯。同時,營銷效率和管理效率也進一步提升,銷售費用率和行政費用率均有所下降。吉利有信心在2025年繼續保持毛利率增長,持續推動盈利能力提升。
吉利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臺州宣言》戰略協同成果的集中體現。該宣言提出了“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核心戰略,標志著吉利進入了戰略轉型的深水區。通過品牌矩陣的戰略級調整和技術上的深度協同,吉利正將傳統車企的規模化優勢與造車新勢力的創新基因深度融合。
吉利銀河、極氪、領克三大品牌形成了清晰的產品矩陣,覆蓋了主流家庭用戶和高端智能化賽道。吉利自研的雷神電混、神盾電池、GEA架構等核心技術成果,為產品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這些技術不僅降低了研發冗余,還強化了品牌個性。
在智能化方面,吉利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隨著“智能吉利2025”戰略的收官,吉利從智能化投入期邁入了收獲期。吉利發布了行業首個“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將AI深度嵌入到汽車設計的各個環節。星睿AI大模型和DeepSeek的融合,使車輛能夠自主學習用戶習慣,提升座艙交互響應速度和指令解析準確率。
吉利還推出了“千里浩瀚”智駕方案,覆蓋集團全系不同價位車型,擁有行業最大的軟硬件帶寬。像最頂級的H9方案,更是具備全冗余、全備份的L3架構,是首個具有量產落地能力的L3級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吉利在智能化領域的投入和成果,正在重構其估值體系。星睿智算中心的強大算力儲備,使其具備向行業輸出AI能力的可能性。吉利還構建了由30顆在軌衛星組成的“太空資產”,以及自研的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為智能座艙提供了地理廣度和本地算力的雙重賦能。
吉利還積累了大量關于智能駕駛的實際行駛數據,構建了創新式的虛實融合的“世界模型”。這些傳統財務指標無法捕捉的隱性資產,正在成為吉利新的競爭優勢。
站在智能汽車時代的路口,吉利以其獨特的戰略選擇和轉型路徑,為中國車企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吉利正以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全球化視野,引領中國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