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行業龍頭企業蒙娜麗莎(002918.SZ)近期通過系列資本運作,加速向電子新材料與高端制造領域延伸布局。工商信息顯示,其全資子公司廣東蒙娜麗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珠海橫琴晶途投資合伙企業,間接控股專注于陶瓷金屬化研發的珠海晶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50%。這一動作標志著傳統建材企業正式切入半導體封裝材料賽道。
晶瓷電子成立于2018年,核心團隊具備20余年線路板行業經驗,創始人晏浩強曾任職于欣興集團、方正科技等知名企業,主導過HDI工廠籌建及PCB工藝研發。公司初期以晶體振蕩器陶瓷支架起家,逐步拓展至紫外燈珠、激光雷達等高端領域,目前形成以氮化硅陶瓷基板為核心的三大產品線,產品通過3000次冷熱沖擊循環測試,客戶覆蓋英偉達、華為、浪潮等全球科技巨頭。
技術迭代方面,晶瓷電子緊跟功率器件材料升級趨勢,2023年建成氮化硅陶瓷載板產線,其AMB工藝可實現高導熱、低膨脹系數特性,有效解決芯片封裝熱匹配難題。隨著AI服務器對散熱效率要求提升,公司正將研發重心轉向大功率IGBT模塊應用,氮化硅金屬化產品在耐高壓、低損耗特性上已形成技術壁壘。
蒙娜麗莎的跨界布局早有端倪。今年9月,該公司參與氮化鋁陶瓷基片制造商海古德新一輪融資,后者產品應用于集成電路散熱封裝;10月又聯合中金資本等機構投資EDA軟件企業全芯智造,后者擁有200余項專利,碩士以上人才占比超七成。通過構建"陶瓷材料+電子封裝+智能制造"的產業矩陣,這家傳統企業正試圖打破地產周期桎梏。
行業分析師指出,建筑陶瓷與房地產行業深度綁定,當前市場調整期倒逼企業轉型。晶瓷電子所處的電子封裝材料領域,僅國內市場規模就達千億級,且保持兩位數增長。蒙娜麗莎通過資本紐帶快速獲取技術資源,既規避了自建研發體系的高投入風險,又能借助被投企業渠道切入華為、英偉達等核心供應鏈,這種"輕資產+技術嫁接"模式或成為傳統制造業轉型范本。
財務數據顯示,蒙娜麗莎現有四大生產基地年產能超2億平方米,產品涵蓋陶瓷磚、藝術壁畫等六大品類。但受地產下行影響,其2023年營收同比下滑8%,此次戰略調整或意味著公司將逐步降低傳統業務占比。據知情人士透露,未來三年電子新材料板塊收入貢獻率有望提升至30%,形成建筑陶瓷與高端制造雙輪驅動格局。
技術協同效應已初步顯現。蒙娜麗莎在陶瓷燒結工藝上的積累,為晶瓷電子的厚膜印刷技術提供了優化方案;而被投企業在半導體領域的客戶網絡,則幫助母公司陶瓷板材打開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市場。這種雙向賦能機制,正推動傳統制造企業向技術密集型領域滲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