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地鐵1號線太湖廣場站地下空間近日完成華麗蛻變,總面積2.8萬平方米的閑置區域變身新能源汽車消費新地標。東方寶德新能源汽車廣場一期項目正式運營后,首批22個國內頭部品牌集體入駐,形成集看車、試駕、購車、辦證、售后于一體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吸引眾多市民乘地鐵前來體驗。

這個曾沉寂多年的地鐵"地下城",如今成為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聚集地。蔚來、比亞迪、小米等品牌展廳沿通道依次排開,消費者步行五分鐘即可完成多品牌對比。正在極氪展廳體驗的市民鄒先生表示:"地鐵直達的購車空間既方便又高效,品牌集中展示的模式解決了傳統4S店分布分散的痛點。"項目方引入的車生活精品區同步上線線上商城,實現消費場景的無縫銜接。
轉型背后是傳統軌交商業的破局探索。面對線上消費沖擊,無錫地鐵資源開發公司通過專項調研發現,新能源汽車產業42%的年增長率與地下空間招商困境形成鮮明對比。2023年9月啟動的戰略轉型中,運營方確立"汽車全鏈條服務商業體"定位,歷經6輪篩選和7次公開招商,最終與無錫市寶德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餐飲零售為主的傳統業態升級為新能源汽車生態綜合體。

這種創新模式已顯現輻射效應。項目運營首周,周末單日客流量突破3000人次,其中35%為跨城消費者。商業管理部負責人介紹,二期規劃將增設汽車文化主題策展區,通過沉浸式體驗場景增強消費粘性。這種"空間再造"經驗正在復制推廣:4號線惠山古鎮站將結合地面文旅資源打造江南文化商業空間,3號線太湖花園站側重社區生活配套開發,2號線河埒口站則與周邊商圈形成立體商業聯動。
地下空間的價值重構正在改寫城市商業邏輯。運營方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廣場的客流轉化率較傳統商業體提升2.3倍,這種"產業+商業+交通"的融合模式,為全國軌道交通存量資產盤活提供了新范本。隨著更多站點啟動差異化開發,無錫軌交網絡正從交通樞紐向"立體商業城"進化,形成地上地下互聯互通的消費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