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近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總營收達356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線上營銷服務與電商相關業務構成的核心商業收入增長19.2%,經營利潤同比提升69.9%至53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達50億元,凈利率攀升至14%。這一成績單背后,AI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成為關鍵驅動力。
與傳統科技企業重投入、慢回報的模式不同,快手在持續加碼AI算力支出的同時,實現了經營效率的顯著提升。通過將AI深度嵌入推薦、廣告投放、電商經營等核心業務鏈路,平臺系統性優化了運營成本結構。杰富瑞最新研報指出,快手正處于"AI全鏈路滲透"的關鍵階段,其業務改善與產品創新均受益于AI能力的系統性建設。
全球AI行業正經歷戰略重心轉移。斯坦福大學《2025人工智能指數報告》顯示,頭部大模型性能差距已從去年的11.9%收窄至5.4%,技術迭代邊際效用遞減趨勢明顯。在此背景下,OpenAI、Gemini等國際玩家紛紛轉向任務式能力開發與真實場景落地,行業共識逐漸從"參數競賽"轉向"價值創造"。
快手的技術路徑呈現出鮮明特色。不同于初創企業聚焦單一模型突破,平臺型企業的復雜生態要求AI必須深度融入內容生產、交易決策、用戶體驗等全鏈條。可靈AI的快速迭代策略即通過市場檢驗持續獲取用戶反饋,其推薦系統成為國內首個全量應用大模型驅動的產品,廣告系統則率先實現生成式強化學習出價技術的大規模商用。
在商業操作系統層面,快手構建了三層技術架構:底層以OneRec智能推薦、OneSearch生成式搜索、G4RL強化學習出價系統為核心,重塑了"人貨匹配"的精準度;中間層通過UAX全自動投放、全站推廣工具等經營工具,將AI能力轉化為商家可感知的運營效率;應用層則通過AI圖生視頻、智能客服等場景化產品,直接降低商家內容制作與客服成本。雙十一期間,商家使用AI工具發布的視頻數量突破30萬條,日均GMV提升近30%,智能客服高峰期承接40%咨詢量,驗證了技術落地的商業價值。
這種技術戰略轉型帶來顯著財務效應。三季度線上營銷服務收入達201億元,其中AI貢獻約4-5個百分點增量。更關鍵的是,平臺廣告匹配效率提升形成正向循環:更精準的推薦帶來用戶時長增長,進而吸引更多廣告預算,最終推動單位用戶廣告價值提升。星展銀行報告指出,快手廣告系統在行業CTR普遍低于1%的背景下,仍具備顯著提升空間,當前估值對應2026年12倍PE,存在較大上行潛力。
管理層在財報溝通會上強調,AI戰略不是短期技術投入,而是長期經營方法論。通過持續優化底層推薦架構、普及智能經營工具、構建AI原生商業生態,快手正在形成"技術提升效率-生態繁榮-技術持續進化"的飛輪效應。這種發展模式不僅為短視頻平臺轉型提供了范本,更印證了AI技術在復雜商業場景中的可持續價值創造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