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最新季度財報顯示業績遠超預期,但股價卻經歷了一輪先揚后抑的波動。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內部會議上坦言,市場對英偉達的期待已達到近乎苛刻的程度,無論公司交出怎樣的成績單,都難以完全滿足外界預期。
“當我們公布一份不夠理想的財報時,外界會立刻斷言人工智能泡沫即將破裂;而當我們交出亮眼的成績時,又會被指責在推高泡沫。”黃仁勛用這種對比方式,道出了企業當前面臨的輿論困境。他進一步指出,這種矛盾心理已導致公司陷入“無論表現如何都難以取悅市場”的尷尬境地。
這位科技領袖承認,網絡上關于英偉達“支撐全球經濟”的調侃并非完全夸張。他引用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梗圖表示:“即便季度業績只是稍顯疲軟,全球市場都會產生劇烈反應。這種夸張的關聯性雖然帶有幽默成分,但確實反映了我們在當前經濟體系中的特殊地位。”有分析認為,這種觀點與部分網友認為英偉達技術貢獻幫助美國規避經濟衰退的討論形成呼應。
在談及公司市值波動時,黃仁勛展現出特有的幽默感。他回憶起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巔峰時刻:“歷史上還沒有企業能在短短數周內蒸發5000億美元市值,這需要先達到足夠高的估值基準。”根據最新收盤數據,英偉達當前市值已回落至4.39萬億美元。盡管如此,他仍對公司團隊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同時承認超高的市場關注度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種壓力在資本市場體現得尤為明顯。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外界將公司比作“經濟晴雨表”時,黃仁勛沒有直接回應,而是通過分享網絡熱議話題的方式間接表達觀點。他特別提到那些將英偉達技術突破與宏觀經濟穩定相聯系的討論,暗示這些觀點雖然夸張,但側面反映了企業技術影響力已超越產業范疇。
在會議尾聲,這位科技行業領軍人物再次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雖然沒有直接評論短期股價波動,但他通過回顧公司發展歷程暗示,持續的技術突破才是應對市場質疑的根本之道。這種表述方式既保持了企業家的務實態度,又為團隊注入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