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舉行的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成果發布會上,我國科學家宣布了一項重大發現:黑洞被證實為銀河系內最強的宇宙線加速器。這一突破性成果標志著人類在探索宇宙線起源的征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也為我國天體物理研究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黑洞作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其特性長期吸引著科學界的目光。此次研究揭示,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會通過噴流和外流機制對粒子進行加速。基于“拉索”捕捉到的超高能伽馬射線和宇宙線粒子數據,科學家確認黑洞能夠將宇宙線能量提升至“膝”區以上,即達到10拍電子伏特的量級。這一能量水平遠超此前發現的銀河系內其他天體,使黑洞成為當之無愧的銀河系最強宇宙線加速器。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四川省共建的“拉索”觀測站,憑借其全球領先的靈敏度,在四年間持續監測宇宙高能粒子。該裝置每日可捕獲10億個來自宇宙的粒子信號,為科學家提供了海量研究數據。首席科學家曹臻院士指出,通過“拉索”的粒子鑒別技術,團隊成功完成了宇宙線能譜測量這一被國際同行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彰顯了我國在宇宙線研究領域的技術實力。
國際科學界對這一發現給予高度評價。“拉索”科學顧問、世界著名天體物理學家菲利克斯·阿哈羅尼安表示,黑洞作為宇宙線加速源的結論完全出乎意料,此前微類星體幾乎未被納入相關討論范疇。這一發現將徹底改變宇宙線起源的研究方向,使黑洞成為銀河系宇宙線加速機制的核心研究對象。
為進一步探索宇宙高能現象,我國科學家已在稻城啟動新型探測裝置LACT的建設工作。該裝置采用空間立體跟蹤技術,規劃總面積達1.3平方公里,將與“拉索”形成優勢互補。項目總工藝師馮少輝透露,首臺望遠鏡已完成支撐轉動、反射鏡及數據獲取等核心系統的安裝調試,預計2026年底將有4臺設備投入聯合觀測,2028年完成全部建設。LACT的建成將使“拉索”的空間分辨率提升5倍以上,為研究更高能量宇宙粒子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目前,“拉索”已吸引國內外31家科研機構參與合作,包括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曹臻院士強調,這種跨機構、跨學科的協同創新模式,不僅推動了我國高能天體物理研究走向世界前沿,更為搶占國際科技競爭制高點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更多科研力量的匯聚,四川正逐步成為全球宇宙線研究的重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