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小米汽車超級工廠近日迎來里程碑時刻——第5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從2024年3月首款車型SU7發布到完成這一目標,小米僅用不足20個月時間,刷新全球新能源車企最快紀錄。這一成績背后,是小米汽車在生產效率、技術創新與供應鏈協同上的全面突破。
數據顯示,小米汽車交付速度持續領跑行業。SU7車型上市230天即交付10萬臺,創下全球新能源車企最快紀錄;2025年6月開售的第二款車型YU7,18小時內鎖單量突破24萬臺,刷新汽車工業史紀錄。市場表現方面,截至10月,SU7穩居國內中大型轎車銷量榜首,YU7則連續三個月蟬聯中大型SUV銷量冠軍,并在10月登頂全品類SUV銷量榜。
最新財報顯示,小米汽車業務已進入盈利軌道。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交付汽車超10萬輛,同比增長173.4%,單季度收入達283億元,首次實現盈利。前三季度累計交付量超26萬輛,其中9月、10月連續兩月交付量突破4萬輛。公司預計本周將提前完成全年35萬臺交付目標,全年交付量有望突破40萬輛。
生產效率的提升是關鍵支撐。小米汽車副總裁于立國透露,工廠已完成35次技術改造,引入超1100臺生產機器人,自動化率顯著提升。超級大壓鑄等核心技術持續升級,2025年已取得近百項先進制造專利。這些創新使工廠產能快速爬坡,為交付量增長奠定基礎。

供應鏈協同效應同樣顯著。小米汽車已帶動超300家零部件企業發展,其中京津冀地區最大供應商北京海納川受益明顯。該公司董事長李金鋼表示,與小米的合作推動上下游產值增量近140億元,形成區域產業集群效應。
面對市場期待,小米創始人雷軍強調,公司將堅持“安全為先、品質至上”原則,在保障生產質量的同時加速產能擴張。技術層面,小米將持續投入核心研發,推動AI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通過技術創新鞏固競爭優勢。隨著產能釋放與技術迭代,小米汽車正以行業矚目的速度重塑新能源市場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