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發展計劃部副部長許錫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太空旅游有望在5至10年內成為現實。他指出,國內已有火箭企業提出相關計劃,甚至開始售賣太空旅行票,當前報價約為每人150萬元,但未來價格可能降至二三十萬元甚至更低,屆時普通民眾參與太空旅游或將成為常態。
近期,一家國內商業航天企業以每張100萬元的價格預售了兩張太空旅行“船票”。據報道,此次旅行采用亞軌道飛行模式,計劃于2027年首飛,原定票價為150萬元,直播間特價降至100萬元,需支付5萬元訂金,目前首批票已售罄。該企業在官方公眾號中介紹,亞軌道旅行飛行過程約2分鐘,飛船將穿越100公里高度的卡門線(國際公認的地球大氣層與太空分界線),并讓乘客體驗不低于5分鐘的失重環境。
亞軌道飛行與軌道飛行的區別在于,前者指飛行器進入距離地面約100公里以上的太空后立即返回,不環繞地球軌道飛行;而軌道飛行則需飛行器在相同高度圍繞地球運行至少一圈。太空旅游通常采用亞軌道模式,通過旅游飛船將乘客送至太空邊緣后返回,飛行軌跡近似垂直升降。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主席楊宇光解釋,商業太空旅行與正式航天任務的技術基礎相似,主要差異在于航天員選拔標準和操作適應性。他表示,正式國家任務對航天員的選拔極為嚴苛,需綜合考量身體條件、心理素質、業務能力及操作水平,以確保任務成功;而商業太空飛行尤其是旅游項目,參與者只需支付費用并滿足基本安全要求即可,歷史上已有多個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