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信聯盟最新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全球互聯網發展格局正經歷深刻變化。截至2025年,全球網民規模預計突破60億大關,較2024年修訂后的58億用戶增長2.4億,覆蓋全球近75%人口。這一數據表明,互聯網普及進程仍在持續推進,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
報告特別指出,全球仍有約22億人口未能接入互聯網,較上年的23億略有減少。盡管連接鴻溝呈現收窄趨勢,但可負擔性仍是制約網絡普及的核心因素。數據顯示,在中低收入國家中,約60%的民眾認為網絡接入成本超出承受范圍,盡管全球移動寬帶資費中位數已呈現下降態勢。
在通信技術迭代方面,5G網絡部署速度顯著加快。預計到2025年底,5G技術將覆蓋全球55%的人口,但區域差異極為懸殊:高收入國家覆蓋率已達84%,而低收入國家僅為4%。這種技術鴻溝直接導致數字服務體驗的分化——高收入國家典型用戶月均移動數據消耗量是低收入國家的8倍,反映出不同地區在數字資源利用上的巨大差距。
報告同時提醒,現有4G和3G網絡已難以滿足高帶寬應用需求。盡管這些傳統技術仍為多數用戶提供基礎連接,但在視頻流媒體、云計算等新興服務場景下,網絡性能瓶頸日益凸顯。這種技術代差與經濟水平的疊加效應,正在加劇全球數字發展的不平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