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FPGA技術前沿的盛會在北京拉開帷幕。安路科技舉辦的AEC FPGA技術沙龍吸引了200余位業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FPGA技術的創新應用與發展趨勢。作為國內FPGA領域的領軍企業,安路科技通過多年深耕,已構建起完整的民用FPGA生態體系,并與眾多合作伙伴攜手推動芯片應用創新。此次研討會不僅為行業搭建了技術交流平臺,更展示了FPGA在多個領域的突破性應用。
展區成為本次沙龍的一大亮點,安路科技聯合客戶展示了基于FPGA芯片的多領域解決方案。從工業控制到AI光纖工業相機,從機器狗到天文望遠鏡,再到激光控制系統,一系列終端產品直觀呈現了FPGA的核心價值。以工業相機為例,傳統方案在液晶屏缺陷檢測中常面臨速度與精度的矛盾,而FPGA通過并行架構可實時執行多種濾波算法,瞬間識別壞點、劃痕等缺陷;在機器人視覺引導場景中,FPGA直接在相機內完成物體定位與坐標計算,以極低延遲將數據傳輸至機械臂,實現精準抓取。這種技術優勢使得AI智能相機在實時性、算力分配和系統集成方面遠超傳統方案,成為工業現場的理想選擇。
機器狗的展示進一步印證了FPGA與機器人產業的深度融合。作為復雜系統,機器狗集成了攝像頭、IMU、激光雷達等數十種傳感器,數據量龐大且需實時融合。FPGA憑借并行處理能力,可同時接入所有傳感器數據流,完成圖像預處理、點云過濾等任務,顯著減輕CPU負擔。在運動控制層面,FPGA負責實現底層“硬實時”控制,確保每條腿的多個關節以極高頻率精確協同,這是維持動態平衡的關鍵。隨著人形機器人自由度提升(如波士頓動力26個、特斯拉Optimus預計40個),FPGA的低延遲特性將成為實現全身敏捷運動的核心支撐,其市場需求有望隨機器人產業擴張而爆發式增長。
汽車領域成為FPGA技術拓展的新藍海。隨著汽車“新四化”推進,FPGA憑借靈活性、并行計算能力和硬實時性,在ADAS、智能座艙、車載網絡等場景加速滲透。在ADAS系統中,FPGA可實時處理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異構數據,完成畸變校正、點云過濾等預處理工作,為主SoC提供高質量融合數據;智能座艙領域,FPGA支持多屏顯示與驅動,靈活適配不同分辨率和接口需求,同時作為協議轉換“橋梁”,連接主SoC與外設;車載網絡方面,FPGA高效實現以太網等協議轉換,優化數據路由效率;燈光系統中,FPGA可精準控制自適應遠光燈和DLP大燈的像素級動態調整。盡管高端市場仍被國際巨頭壟斷,但國產FPGA已在中低端領域快速突破,并通過智能座艙、后裝ADAS等場景逐步向核心領域滲透。
安路科技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已形成完整體系,從智能座艙、人機交互到電控系統、自動駕駛方案,均有系列器件支撐。其高管在研討會上透露,公司正通過制程升級、功耗優化和軟件生態建設,向高端車規市場發起沖擊。中國新能源車企對技術創新的追求,為國產FPGA提供了寶貴機遇——相比底盤控制,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和后裝ADAS對實時性要求稍低,車規認證難度也相對較小,這些領域或將成為國產化替代的突破口。隨著技術迭代與生態完善,FPGA有望在汽車電子領域扮演更關鍵角色,推動智能駕駛體驗持續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