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亞洲、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展團成為一道獨特風景。從錫蘭紅茶到有機手工皂,從環保包裝到特色手工藝品,各國展商攜帶著最具代表性的產品齊聚上海,借力這個全球共享的開放平臺,尋找通往中國市場的金鑰匙。
在斯里蘭卡展區,紅茶的醇香與椰子制品的清新交織成獨特的南亞風情。這個連續八年參展的"全勤生",今年再次派出強大陣容。"進博會是我們接觸中國消費者最直接的渠道。"斯里蘭卡駐華使館秘書阿貝塞卡拉指著展臺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介紹,該國每年向中國出口的特色商品中,紅茶占比超過四成,椰子制品則以年均30%的增速打開市場。中國企業在科倫坡港口城和漢班托塔工業園的投資,更讓兩國經貿合作從貿易延伸到產業聯動。
非洲展團的津巴布韋展區里,煙草商庫帕的洽談桌始終圍滿客商。這個由15家企業組成的展團,帶來了礦業設備、園藝產品和文化遺產手工藝品。"中國投資者正在改變我們的產業格局。"庫帕展示著手機里的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在津巴布韋的鋰礦開發項目已進入二期,制造業領域的合資工廠今年產量預計提升40%。讓他尤為感動的是,主辦方不僅提供免費展位,還協助設計符合中國消費者審美的產品陳列。
首次亮相的吉爾吉斯斯坦展臺前,阿依努拉正在演示有機手工皂的制作工藝。"這些原料采自海拔3000米的高山保護區,完全遵循自然農法。"她捧著刻有傳統紋樣的肥皂介紹,該國投資促進署此次精選了8家生態企業參展。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吉爾吉斯斯坦希望通過進博會擴大農產品出口,特別是中亞特色食品和生態旅游服務的對華供應。
毛里求斯展商迪普塔的環保袋樣品吸引著眾多采購商駐足。她所在的公司DeeCraft采用可降解材料,每款產品都印有獨特的海洋生物圖案。"中國消費者對可持續產品的認知度超出預期。"這位三次來華參展的企業家透露,公司正在與三家中國包裝企業洽談合資事宜。根據中毛自貿協定,其生產的環保袋進入中國市場可享受零關稅待遇,這極大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發展中國家展商普遍感受到,進博會正在重構全球貿易的地理版圖。斯里蘭卡展商發現,他們的椰子油在中國電商平臺銷量年增200%;津巴布韋煙草商通過展會結識的買家,已占其中國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吉爾吉斯斯坦的有機產品首次獲得中國有機認證;毛里求斯的環保包裝則進入了上海多家連鎖超市的采購清單。
這場持續六天的經貿盛會,不僅讓參展商收獲訂單,更在無形中編織著跨國合作的網絡。當斯里蘭卡的紅茶遇上中國的茶文化推廣,當津巴布韋的礦產對接中國的制造業升級,當吉爾吉斯斯坦的生態理念融入中國的綠色發展,進博會正以獨特的平臺效應,推動著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雙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