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有車一族來說,車輛電瓶突然罷工無疑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之一。近日,一位有著五年駕齡的車主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因電瓶保養不當導致車輛多次陷入困境,也由此揭開了電瓶保養的諸多門道。
這位車主回憶,上周氣溫驟降,車輛在樓下停放三天后,第四天早上啟動時,只聽到“噠噠噠”的微弱聲音,發動機卻毫無反應,原來是電瓶虧電了。后來在救援師傅的幫助下搭電啟動,才得知電瓶保養遠不止更換那么簡單。
檢查電瓶電量其實有不少簡便方法。如今多數車輛的電瓶上都有一個類似“魔眼”的觀察口,通過顏色變化就能判斷電量狀況。以這位車主的車為例,綠色表示電量充足,黃色是預警信號,若變成黑色,則意味著電瓶基本報廢,再充電也無濟于事。除了觀察口,還有一些土辦法也很實用。比如在熄火狀態下按喇叭,若聲音嘶啞、比平時小很多,或是點火前打開大燈,發現亮度明顯變暗,都表明電瓶電量不足,需要及時充電。部分車輛的儀表盤會亮起電瓶故障燈,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充電系統可能存在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防止電瓶虧電是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關鍵。這位車主曾犯過一個常見錯誤,熄火后仍開著空調聽歌,有時等人時甚至會持續半小時。救援師傅指出,這種行為對新電瓶傷害尚小,但對于使用兩年以上的電瓶,幾次這樣的操作就可能導致其報廢。尤其是在冬季,座椅加熱、除霜等功能的使用會使電瓶負荷增大,若再隨意用電,虧電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車輛長期停放對電瓶的損害也不容小覷。去年春節,這位車主回老家,車輛停放了二十多天,回來后便無法啟動。原來,即使車輛不使用,電瓶每天也會自然放電。若停放時間超過一周,最好找朋友幫忙啟動車輛行駛一段距離,或者每隔幾天自己發動車輛十幾分鐘,讓發電機為電瓶充電。另外,頻繁短途駕駛也不利于電瓶健康。車輛剛啟動不久就到達目的地,電瓶還未充分充電就再次熄火,長期處于“半饑餓”狀態,壽命自然會縮短。
若不幸遭遇電瓶虧電,搭電救援需謹慎操作,否則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此前,一位車主在高速上自行搭電時,將正負極接反,導致車輛冒煙,故障更加嚴重。正確的搭電步驟應為:先用紅色電線連接兩車的正極,再用黑色電線連接負極,且負極要接在虧電車的搭鐵點上,避免直接連接電瓶樁頭,以防打火。搭電時,應先啟動救援車,讓其怠速幾分鐘,為虧電電瓶補充一些電量,再嘗試啟動自己的車輛。若一次未成功,不要連續打火,應等待半分鐘后再試,以免電瓶受損。車輛啟動后,不要立即拔掉電線,最好行駛二三十公里,讓電瓶充分充電,否則下次仍可能出現問題。
電瓶的使用壽命也有一定期限。一般來說,普通電瓶的使用壽命約為兩到三年,帶有自動啟停功能的電瓶稍長,但也不超過六年。這位車主的車輛電瓶曾出現過鼓包現象,即側面鼓起一塊,師傅稱這是內部損壞的表現,繼續使用存在安全隱患,需及時更換。若電瓶樁頭出現白色粉末,可用開水沖洗后涂抹黃油,以防止氧化。
電瓶的保養如同手機電池的維護,日常細節不容忽視。這位車主現在每次長時間停車前,都會仔細檢查車輛,確保大燈、收音機等設備全部關閉。冬季時,他盡量將車輛停放在地下車庫,較高的溫度能讓電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許多車輛使用四五年后電瓶仍性能良好的車主,往往都是在這些細節上格外用心。與其等到車輛拋錨才后悔,不如從現在開始關注電瓶保養,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