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昇視唯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昇視唯盛”)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輪億元級融資,中科信控、臨創司南基金、興晟股權、嘉祐基金、鼎盛新動能基金及嘉興行律等多家機構參與投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具身智能AI模型研發、數據訓練體系完善,以及市場渠道拓展與品牌建設。作為江蘇哈工智能參股子公司,昇視唯盛自2020年成立以來,已在上海松江設立總部,并在浙江海寧建成智慧工廠,目前團隊規模達100至499人,業務覆蓋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及計算機軟件三大領域。
公司核心戰略聚焦智能工業機器人研發,以“AI+3D視覺技術賦能傳統工業機器人”為突破口,圍繞“智能制造”與“智慧物流”兩大場景,為制造業客戶提供高附加值視覺機器人解決方案。這一戰略定位與其創始人背景高度相關:CEO王德釗畢業于英國巴斯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曾在ABB服務機器人事業部主導3D視覺產品早期研發,后擔任哈工現代首席執行官,并于2022年完成對哈工現代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收購與控股,推出首款AI智能焊接機器人。其跨學科理論積淀、國際研發經驗及國內產業整合能力,為團隊賦予了獨特的跨界視野。
昇視唯盛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機器人本體、AI視覺、焊接工藝”三項技術的深度融合。在硬件層面,公司自主研發6kg至220kg負載的HA006B、HH010L、HH220等系列機器人本體,覆蓋焊接、搬運、打磨等場景,為智能化應用提供硬件支撐;在視覺層面,其3D視覺系統突破傳統機器人需預先導入三維模型的限制,可實時識別工件形狀、尺寸及空間姿態,顯著提升非標工況下的適應性與柔性生產能力;在工藝層面,公司積累超10年焊接經驗,掌握斷續焊、包角焊等20余種復雜工藝,累計焊接量超2萬噸,海量工藝數據持續反哺AI模型訓練,形成“數據驅動模型優化,模型反哺工藝提升”的閉環。
基于上述技術整合,昇視唯盛推出以“高端智能化、一鍵化操作、柔性化生產”為特色的產品體系。智能焊接機器人系列中,HGXD機器人可無需模型導入,一鍵完成復雜工件焊接,產線效率提升30%-50%;IBWS定制系統通過視覺自適應技術,專攻汽車零部件等非標小件,精度提升25%;激光焊接工作站集成度高,節省空間30%;地軌與懸臂式工作站則針對長焊縫和復雜空間焊縫,提升識別精度與可達性,顯著縮短作業時間。智慧物流領域,頂升式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采用復合導航技術,與焊接機器人無縫聯動,實現“貨到人”智能搬運,效率提升60%-80%,單臺可替代2-3名操作員,構建焊接執行到物料流轉的全流程智能化閉環。
焊接機器人市場的爆發,源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與技術迭代的雙重驅動。在鋼結構、船舶制造等領域,焊接作業常伴隨高溫、煙塵與弧光輻射,工作環境惡劣;同時,焊接對經驗要求極高,而年輕一代從事焊工的意愿持續走低,導致全球熟練焊工缺口擴大。尤其在船舶、重型鋼結構等非標、小批量場景中,“機器換人”需求最為迫切,焊接智能化已成為不可逆的產業趨勢。從競爭格局看,發那科、ABB、庫卡、安川電機等國際巨頭在標準化汽車制造領域占據主導,但在非標件與復雜工況中,其標準化解決方案的適應性與經濟性面臨挑戰;國內企業則多聚焦單一環節,如本體制造、AI算法或焊接工藝,能打通全鏈條的企業極少。
昇視唯盛通過收購哈工現代,實現了從機器人本體設計到具身AI模型、再到焊接工藝數據的全鏈條整合。這種深度融合能力,使其在非標、復雜焊接場景中具備顯著差異化優勢:可提供更精準、高效、柔性的解決方案,滿足制造業對精度、效率與成本控制的綜合需求。本輪投資方認為,具身智能焊接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裝備領域的典型應用,直擊制造業剛性痛點,國內外市場空間廣闊。通過AI與工業機器人的深度結合,該技術能顯著提升焊接環節的精度與效率,降低對人工的依賴與綜合成本,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完成融資后,昇視唯盛將持續投入技術深水區,迭代具身智能AI模型,擴充工藝數據庫,并加速市場布局,力爭成為全球智能制造升級的核心推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