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應用領域迎來新星,一家由90后團隊創立的公司LiblibAI,近日宣布完成1.3億美元的B輪融資,折合人民幣超過9億元。此次融資由紅杉中國、CMC資本等知名機構領投,順為資本、源碼資本等參與追投,成為國內AI應用領域規模較大的募資事件之一。
LiblibAI的創始人陳冕是一位90后創業者,擁有豐富的互聯網產品經驗。他曾就職于字節跳動等知名企業,擔任過剪映、CapCut全球商業化負責人,并在28歲時晉升為字節跳動高級別管理層。2023年初,陳冕決定辭職創業,同年7月,LiblibAI獲得天使輪融資,正式進入生成式AI賽道。
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LiblibAI選擇避開與大廠競爭激烈的基礎模型領域,轉而聚焦AI內容創作與分享。公司通過研發多模態生成工具,結合補貼策略,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其策略是從模型作者、AI創作者和視覺設計師群體入手,通過“引入—服務—孵化”的方式,建立早期生態。
LiblibAI為模型作者提供發布、展示和變現的平臺,同時通過社區機制,讓普通創作者能夠直接使用這些模型進行創作。這種深度服務模式幫助LiblibAI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用戶。然而,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上線僅4個月時,LiblibAI因未完成大模型備案而被下架,前期補貼投入超過300萬美元,導致資金儲備迅速消耗。2024年初,公司賬上僅剩4000元。
面對困境,陳冕一邊收縮團隊規模,一邊積極尋求新一輪融資。他每天與三四波投資人溝通,最終成功度過危機。在此期間,LiblibAI收到多個收購意向,但均被陳冕拒絕。他表示:“我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而是為了贏而創業。”
盡管資金緊張,LiblibAI仍堅持發放創作者補貼,累計金額超過千萬元。公司認為,創作者生態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LiblibAI的全球用戶已超過2500萬,成為中國最大的多模態模型與創作社區。據官方介紹,每三位中國設計師中,就有一位使用過LiblibAI。
LiblibAI的功能類似于一個AI創作“工作站”,集成了熱門且口碑良好的AI圖片和視頻工具。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模型進行創作。例如,記者上傳一張人物封面圖,輸入描述后,使用Seedream 4.0模型在1分鐘內生成了三張符合要求的圖片,且無需支付算力費用。平臺已收錄數萬款模型,用戶選擇豐富。
創作者還可以在LiblibAI上訓練專屬模型,通過“訓練我的Lora”功能,進行模式預設和參數設置,開始訓練后下載效果好的模型。這種功能尤其適合需要大批量出圖的插畫師,可以節約大量時間。LiblibAI保留了一些需要專業知識才能使用的工具,如WebUI和ComfyUI,滿足高級用戶的需求。
今年5月,LiblibAI海外獨立運作的產品Lovart Beta版本上線,5天內吸引超過10萬人排隊體驗,引發廣泛關注。3個多月前,其中文版“星流Agent”也正式推出。LiblibAI的所有產品迭代和案例積累,都圍繞設計師的工作流和需求展開。
公司認為,創作者真正需要的是最好的工具、可持續的激勵體系和有歸屬感的社區生態。為此,LiblibAI在工具層面集成所有模型,降低創作門檻;在激勵層面設立作者計劃和模型收益分成;在社區層面打造中國最大的AI創作者社區,形成創意、模型和作品的活躍循環。
目前,LiblibAI的商業化收入穩定增長,已形成健康的內容生產與消費循環。數據顯示,9月平臺上收益排名前四的創作者,當月累計收益均在2萬元以上。10月中旬,LiblibAI發布2.0版本,旨在從模型和工具的聚合地進階為“AI專業創作工作室”,為創作者提供一站式體驗。未來,公司計劃重點發展視頻生態和特效能力,尤其是影視級生成能力,以滿足創作者對高變現潛力媒介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