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電動化與數字化領域再推突破性成果,其全新Vision Iconic概念車以融合經典美學與尖端科技的姿態亮相,標志著品牌對未來出行愿景的深度探索。這款車型不僅承載了神經形態計算、線控轉向、太陽能涂層及L4級自動駕駛等創新技術,更通過設計語言與工藝細節詮釋了品牌對“永恒優雅”的追求。

集團首席技術官薛夫銘(Markus Sch?fer)強調,Vision Iconic是電動化與數字化時代的標桿之作。其搭載的神經形態計算技術通過模擬人腦神經元網絡,將自動駕駛數據處理能耗降低90%,同時提升10倍反應速度,使車輛在復雜路況中能更高效識別交通標識與行人。而創新太陽能涂層技術則突破了傳統光伏材料的局限,以極薄膏體形式覆蓋車身表面,在理想條件下可為車輛每年增加12000公里續航,且不含稀土元素,兼具環保與高效特性。
設計層面,Vision Iconic從上世紀30年代“汽車設計黃金時代”汲取靈感,將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與現代數字化元素深度融合。首席設計官瓦格納(Gorden Wagener)指出,車型前臉的新一代盾形格柵以寬大鍍鉻框架與熏黑玻璃網格呈現,集成輪廓照明后形成動態光影效果,而引擎蓋上立體的三叉星徽立標則通過點亮設計強化品牌辨識度。車內“齊柏林(Zeppelin)”懸浮式玻璃結構貫穿儀表臺,結合經典指針儀表與數字屏幕,既保留機械美感又融入科技交互,橫跨座艙的屏幕中央更以品牌標識造型時鐘化身人工智能伙伴。
內飾工藝進一步凸顯豪華質感。珍珠母質感的鑲嵌面板與銀金色黃銅車門把手形成優雅星狀圖案,前排座椅采用深藍色天鵝絨包覆,搭配源自17世紀的麥稈鑲嵌工藝地板,以扇形裝飾藝術圖案重現歷史美學。四輻方向盤中央的三叉星徽懸浮于玻璃球內,如同珠寶般精致,而深黑色高光車漆則通過纖薄前大燈與發光星徽的點綴,強化了車身的雕塑感與未來感。

在駕駛體驗上,線控轉向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機械連接方式。駕駛員的轉向指令通過控制單元直接傳遞至車輪,不僅提升了泊車便利性,更讓內飾布局獲得更大自由度。配合后輪主動轉向系統,長軸距車型在狹窄空間中的機動性顯著增強,而L4級自動駕駛功能則允許駕駛員在高速路段完全解放雙手,享受沉浸式影音體驗或短暫休憩,抵達目的地后車輛還可自主完成泊車操作。
與概念車同步推出的Vision Iconic膠囊系列時裝,以6套男女裝呼應車型的豪華配色與裝飾藝術風格。深藍色主調搭配銀金色細節,通過面料與剪裁演繹內飾的幾何圖形元素,每一件單品均體現對20世紀20-30年代奢華風格的現代詮釋。與此同時,品牌發布的《ICONIC DESIGN》設計書籍系統梳理了經典與創新的融合路徑,收錄集團主席康林松(Ola K?llenius)與設計官瓦格納的專訪,并預覽另一款概念車設計,成為解讀梅賽德斯-奔馳美學演進的重要文獻。
從發明汽車到定義每個時代的美學標準,梅賽德斯-奔馳始終以設計為靈魂,在傳承中探索未來。Vision Iconic概念車的推出,不僅展現了品牌對技術突破的執著,更通過細節工藝與情感化設計,重新定義了豪華出行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