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個月,中國汽車工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多項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行業整體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9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433.3萬輛和2436.3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為13.3%和12.9%,雙雙突破2400萬輛大關。其中,新能源汽車表現尤為突出,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核心力量。
新能源汽車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主流地位,更成為出口增長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1至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110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30%,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比例達到46.1%。在出口方面,汽車整體出口量達495萬輛,同比增長14.8%,而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則達到175.8萬輛,同比增幅高達89.4%,展現出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技術創新是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行業在核心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在電池技術方面,多家車企宣布全固態電池研發進入預量產階段,預計未來三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在快充技術領域,比亞迪全球首發“兆瓦閃充”技術,峰值充電速度可達“1秒2公里”,大幅提升了充電效率。在智能化方面,華為云推出的CloudVeo智能駕駛云服務,通過先進算力為智能駕駛技術提供有力支持。
申萬宏源證券的研報指出,中國車企在出海過程中形成了顯著的成本優勢,這得益于高研發效率和高投資效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車企單車研發攤銷均值為7660元,遠低于外資車企的12634元;全新車型研發周期約18個月,僅為外資車企的一半。在投資效率方面,中國車企單車折舊攤銷均值為8901元,僅為外資車企的73%。
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信心持續增強。據統計,2025年以來,漢馬科技、千里科技、海馬汽車和江淮汽車等汽車整車股漲幅居前,均超過30%,其中漢馬科技漲幅最高,達到49.91%。
近期,多家汽車整車企業陸續公布產銷快報,新能源汽車數據表現亮眼。比亞迪公告顯示,1至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為321.36萬輛,累計銷量為326.0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4%和18.64%。公司表示,歐洲是其全球戰略的核心市場,計劃到2026年底前在歐洲開設超過2000家門店,其中德國市場將在今年底完成120家網點布局,加速本地化運營。
賽力斯公告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為45453輛,同比增長21.48%,銷量為44678輛,同比增長19.44%。賽力斯下屬子公司賽力斯鳳凰于2025年10月9日與火山引擎簽署《具身智能業務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聚焦汽車產業生態數智化升級需求,打造“技術+場景”融合新模式,為汽車產業全面賦能。
汽車整車企業出海表現持續向好。根據上市公司財報公布的境外業務收入數據,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境外業務收入同比實現增長,其中安凱客車、金龍汽車、比亞迪增速居前,分別達到138.09%、50.75%和50.49%。從長線來看,16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22年至2024年境外業務收入合計分別為2749.15億元、4350.16億元和5318.22億元,顯示出我國汽車整車企業出海收入增長明顯。其中,比亞迪增長最為顯著,由2022年的914.53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218.8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