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一群00后創業者正以驚人的速度改寫行業版圖。他們中有人放棄名校學位,有人在宿舍里敲下第一行代碼,用極客精神與商業智慧叩開創投圈的大門。這場由Z世代主導的AI創業革命,正在重新定義科技創業的邊界。
19歲的Serena Ge是這場變革中最耀眼的代表之一。這位出生于中國的華裔女孩,高中時期便展現出驚人的技術天賦——她開發的攀巖訓練APP在運動社群中廣受好評,帶領23名高中生團隊開發的效率工具更獲得加拿大銀行資金支持。當同齡人還在為升學焦慮時,她已敏銳捕捉到AI大模型發展的核心痛點:高質量訓練數據的匱乏。
"傳統數據標注公司就像數據工廠,用龐大人力堆砌基礎數據,但AI的進化需要更聰明的'燃料'。"在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系就讀期間,Serena在Cohere的實習經歷徹底改變了她的職業軌跡。她發現,即便是頂尖AI企業,也難以獲取專家級標注數據——受限于成本,標注團隊往往由普通外包人員組成,難以滿足復雜模型的需求。
2024年,這個決定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帶著AI智能體項目UncleGPT獲得Y Combinator孵化器入場券后,Serena毅然從滑鐵盧大學輟學,與亞裔校友Charley Lee共同創立Datacurve。這家初創公司獨創的"賞金獵人"模式迅速引發關注:通過游戲化平臺Shipd,1400余名程序員在解決算法挑戰、UI優化等任務中獲取報酬,單個任務獎勵從5美元到50美元不等。
"這不是簡單的數據標注,而是工程師的創意競技場。"Serena強調,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用戶體驗設計。截至目前,公司已發放超百萬美元賞金,成立兩個月收入即突破百萬美元大關。其客戶名單涵蓋Facebook、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以及半數以上的基礎模型實驗室。
資本市場的熱情印證了這種模式的成功。在最新完成的1500萬美元A輪融資中,Chemistry VC、Y Combinator等知名機構爭相入局,DeepMind、OpenAI等公司高管也以個人身份參與投資。加上此前2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這家成立僅一年的公司累計融資已達1.26億元人民幣。
Datacurve的崛起并非個例。在AI領域,00后創業者正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麻省理工博士生洪樂潼創立的Axiom Math完成4.6億元首輪融資;斯坦福學子Jessica Wu與MIT校友Neil Deshmukh的Sola Solutions斬獲1.5億元資金;三位哈佛退學生創辦的Mercor估值已達20億美元,正沖擊百億美元大關。
國內同樣涌現出眾多年輕面孔。清華"00后極客"團隊打造的零次方機器人,在成立短短數月內便完成億元級融資;靈初智能聯合創始人陳源培、UniX AI創始人楊豐瑜等新生代創業者,正用代碼重構行業規則。這些年輕人大多擁有競賽獲獎背景,從中學時代便開始編寫代碼,將AI視為改變世界的鑰匙。
"在AI時代,學位證書的價值正在被重新評估。"真格基金合伙人劉元觀察到,這代創業者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特質:他們沒有歷史包袱,學習速度驚人,更擅長將技術轉化為商業價值。硅谷投資人Peter Thiel的"從0到1"理論在這些年輕人身上得到完美詮釋——他們不滿足于優化現有模式,而是直接創造新規則。
這些Z世代創業者的日常充滿反差:白天與投資人周旋,深夜在代碼世界鏖戰,凌晨健身保持精力。他們用行動證明,年齡不再是創業的門檻。當被問及為何選擇如此激進的道路時,答案驚人地相似:"AI發展太快了,錯過現在,就可能錯過整個時代。"
在這場全球性的科技競賽中,00后創業者正以獨特的姿態崛起。他們不再遵循傳統路徑,而是用極客精神與商業智慧開辟新賽道。當行業還在討論"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時,這些年輕人已經用代碼證明:數據的價值,取決于創造它的人有多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