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王朝網近日在黔中腹地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度試駕活動,以貴陽為起點,車隊穿越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最終抵達以險峻著稱的晴隆24道拐。這條精心設計的路線,不僅展現了貴州獨特的自然風光,更成為檢驗秦L EV車型性能的天然試驗場。活動重點測試了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與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復雜路況下的綜合表現。
從貴陽駛向黃果樹瀑布的途中,秦L EV的云輦-C系統便展現出卓越的適應能力。遍布車身的傳感器以毫秒級速度捕捉路面信息,當遇到顛簸路段時,系統自動切換至高頻小阻尼模式,有效過濾震動。這種"如履平地"的行駛質感,讓售價僅12萬元的秦L EV具備了媲美豪華品牌的濾震表現。有試駕者評價稱,該系統對路面起伏的處理堪比奔馳"魔毯"技術,但以更親民的價格實現了類似效果。
真正的考驗出現在晴隆24道拐。這條保留原始風貌的"史迪威公路",以密集的連續急彎和陡峭坡道著稱,成為檢驗車輛操控性能的絕佳場地。當駕駛者切換至運動模式后,云輦-C系統立即調整為低頻大阻尼狀態,配合后置后驅布局和50:50黃金軸荷配重,使車輛在高速過彎時保持驚人穩定性。特別是在標志性的回頭彎中,深踩電門加速出彎時,車身姿態始終穩健,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帶來的高扭轉剛度功不可沒。這項創新設計使車身剛性較傳統燃油車提升近50%,為激烈駕駛提供了堅實保障。
經過兩天多路況測試,秦L EV 545km續航版本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包含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山路的綜合工況下,實測百公里綜合電耗僅為11.2kWh。這一數據充分驗證了電池雙環流直冷直熱溫控技術的有效性,該系統通過精準控制電池溫度,確保其在各種工況下都能保持最佳工作狀態,從而顯著提升能效表現。
此次深度試駕用實際表現證明:秦L EV通過云輦底盤技術與天神之眼智能駕駛系統的協同作用,在復雜山地環境中實現了操控性能與安全性的雙重突破。其展現的穩健駕控和智能輔助能力,正推動純電動車型向更高性能標準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