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監測機構數據顯示,2025年第39周(9月22日至9月28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小米憑借新上市的小米17系列,以22.08%的市場份額躍居周度冠軍,較前一周12.8%的第五名排名實現跨越式提升,同期蘋果市場份額從26.4%降至21.5%,首次被國產品牌超越。
該系列產品的市場爆發力在首銷階段即顯露無遺。開售僅5分鐘,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小米17系列創下2025年國產全價位段新機首銷紀錄。雷軍后續披露,定價5999元的高端機型小米17 Pro Max貢獻了超過半數的銷量,顯示出消費者對小米高端產品的認可度大幅提升。五日后官方確認,系列總銷量突破百萬臺,這一成績獲得央視新聞的特別關注。
產品競爭力成為撬動市場的關鍵支點。小米17在6.3英寸機身內塞入7000mAh大容量電池,配合100W有線快充技術,電池容量較前代提升1600mAh,直接針對蘋果產品續航短板形成差異化優勢。價格體系方面,4499元至5999元的梯度設置,使小米在4000-6000元主力價位段與iPhone 17系列形成正面交鋒,性價比優勢顯著。
線下銷售場景印證了市場熱度。發售當日,北京、上海、廣州等二十余個城市的小米之家門店出現排隊盛況,部分門店排隊時長超過兩小時。有消費者表示,新穎的"妙享背屏"交互設計成為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該功能支持多設備協同操作,提升了移動辦公效率。
盡管取得階段性突破,蘋果在超高端市場的統治地位依然穩固。同期數據顯示,iPhone 17 Pro Max與Pro版本分別占據單機銷量榜前兩位,標準版iPhone 17排名從第38周的第三位下滑至第39周的第五位,顯示出小米對蘋果中端市場的沖擊更為明顯。行業分析師指出,蘋果品牌溢價能力在萬元以上價位段仍具優勢,但小米通過產品力提升已成功打開4000-6000元價位的市場缺口。
供應鏈管理成為小米維持熱度的關鍵考驗。業內人士透露,小米17系列采用"預售+現貨"結合模式,首銷階段備貨量較前代提升40%,但部分配色機型仍出現短暫缺貨。如何平衡產能爬坡與市場需求,避免重蹈過往缺貨覆轍,將是小米鞏固市場地位的重要課題。
這場高端市場的攻防戰,實質上是產品定義權的爭奪。小米通過精準卡位主流價位段、強化核心體驗、優化產品結構的三重策略,成功改變消費者對國產高端機的認知。而蘋果雖然暫時失去周度冠軍,但其完善的生態系統與品牌忠誠度仍構成堅實護城河。兩大品牌的競爭,正在重塑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