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因一款官方車模的發布引發市場熱議。這款以SU7車型為原型的車模不僅在材質上采用鋅合金與塑料的組合設計,更通過1:18、1:43、1:64三種比例尺寸覆蓋了從收藏展示到便攜把玩的多元需求。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通過社交平臺明確表示,當前市場上已出現仿冒產品,建議消費者通過官方渠道購買,此舉被視為對品牌權益與消費者體驗的雙重保護。

作為9月底上市的SU7 Ultra原型車周邊產品,1:43比例合金車模以149元的定價推出閃電黃與太空銀雙色版本。其設計團隊對真車細節的還原度堪稱嚴苛:從車頭水滴造型大燈到側身碳纖維紋理后視鏡,從閃電主題車身拉花到前保險杠U型風刀結構,均通過精密模具實現高精度復刻。材質選擇上,鋅合金車身在保證金屬質感的同時提升了抗磨損性能,而塑料底盤的采用則有效控制了整體重量,優化了把玩時的重心平衡感。這種"剛柔并濟"的材質組合,既滿足了收藏者對品質的追求,也兼顧了實用場景中的操作便利性。
在汽車品牌生態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小米此舉被視為構建用戶粘性的重要戰略。相較于特斯拉、蔚來等品牌已形成的服飾、生活用品等完整周邊體系,小米通過車模切入市場,既是對產品線的自然延伸,也是對品牌文化輸出的嘗試。行業分析師指出,官方認證產品的推出不僅能擠壓山寨產品的生存空間,更能通過標準化生產確保工藝品質,避免仿制品因材質劣化、細節失真等問題損害品牌形象。據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自聲明發布后,官方渠道車模咨詢量環比增長超過200%,而部分第三方店鋪的同類產品則出現銷量下滑趨勢。
這款車模的尺寸規劃同樣體現設計巧思:1:18比例產品適合書房、展柜等固定場景的精細展示,1:64比例則可輕松放入口袋隨身攜帶,1:43比例則成為兩者間的平衡選擇。這種梯度化設計覆蓋了不同消費群體的使用場景,從硬核車迷到普通用戶的收藏需求均得到滿足。有收藏愛好者在社交平臺分享稱:"鋅合金車身的觸感明顯優于普通塑料模型,底盤的塑料材質又讓整體重量更合理,長時間把玩也不會手酸。"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從產品本身延伸至文化周邊領域,品牌生態的構建能力正成為新的競爭維度。小米此次通過車模產品展現的不僅是工業設計實力,更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從材質工藝到尺寸規劃,從防偽聲明到渠道管控,每個環節都透露出其在汽車后市場領域的布局野心。這場由車模引發的討論,或許正是小米汽車生態戰略的冰山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