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就——其量子計算團隊與人工智能部門的研究人員連續兩年斬獲諾貝爾獎,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該公司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更預示著未來技術對商業格局的深遠影響。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歸屬引發科技界廣泛關注。三位獲獎者中,谷歌量子AI實驗室現任硬件首席科學家Michel Devoret與前硬件團隊負責人John Martinis位列其中,另一位獲獎者John Clarke則來自學術界。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人通過實驗驗證了宏觀尺度下的量子隧穿效應與能量量子化現象,證明量子世界的奇異特性可在肉眼可見的系統中穩定存在。這一發現為構建可擴展的量子計算機奠定了理論基礎。
對于谷歌而言,獲獎者的研究與其核心戰略高度契合。Michel Devoret目前主導量子AI實驗室的硬件開發,致力于突破量子糾錯技術的瓶頸;John Martinis雖已于2020年離開谷歌,但其2019年帶領團隊實現的“量子霸權”里程碑,至今仍是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標桿。谷歌CEO Sundar Pichai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獲獎者的研究“為未來糾錯量子計算機的實現掃清了障礙”,強調公司對基礎科學的長期投入正轉化為技術競爭力。
量子領域的突破并非谷歌唯一的諾獎成就。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谷歌旗下DeepMind團隊首席執行官Demis Hassabis與高級研究員John Jumper,以表彰他們開發的AlphaFold2模型在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的革命性貢獻。該模型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半個世紀的難題,能夠根據氨基酸序列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截至目前,AlphaFold2已預測近2億種蛋白質結構,被全球190個國家的200多萬研究人員使用,在藥物研發、疫苗設計等領域催生了大量創新應用。
連續兩年在不同領域斬獲諾獎,凸顯了谷歌在基礎研究上的系統性布局。從量子計算到人工智能,其研發部門將巨額資本轉化為世界級科學成果的能力備受矚目。Sundar Pichai在祝賀物理學獎得主時透露,谷歌目前擁有5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3個獎項是在兩年內獲得的。他特別強調,公司吸引并留住頂尖科研人才的企業文化,是持續創新的核心動力。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頒獎公告中特別指出,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是“重塑未來商業格局的關鍵技術”。谷歌的量子團隊正通過超導電路系統探索糾錯量子計算機的實現路徑,而DeepMind的AI模型已開始加速新藥研發進程。這些技術突破不僅具有學術價值,更直接關系到公司在算力、醫療等領域的長期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