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AI模型的上下文處理能力成為制約其應用場景擴展的關鍵因素。盡管近年來模型的"記憶窗口"持續擴大,但跨會話保持上下文連貫性仍是行業痛點。印度裔創業者德拉夫亞·沙阿(Dhravya Shah)帶領的Supermemory團隊,正通過構建通用記憶API重新定義AI的長期記憶解決方案。
這位年僅19歲的創業者早在高中時期就展現出技術天賦。在準備印度理工學院入學考試期間,他開發的推文排版機器人被社交媒體工具Hypefury收購,這筆交易不僅為他帶來第一桶金,更堅定了其技術創業的決心。隨后他選擇赴美就讀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并給自己設定了"40周持續創新"的挑戰。在第三周,他開發出能對話Twitter書簽的原型工具Any Context(后更名為Supermemory),并開源在GitHub平臺。
Supermemory的核心突破在于多模態記憶圖譜的構建能力。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系統能從文檔、郵件、聊天記錄等非結構化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形成可檢索的知識網絡。這種能力使得寫作應用能追溯月前的創作記錄,郵件客戶端實現智能搜索,視頻編輯者可通過文字提示快速定位素材。技術團隊特別強調其低延遲特性,相比Memories.ai等競品,在處理復雜數據時的響應速度提升顯著。
沙阿的創業軌跡在2024年迎來轉折。獲得Cloudflare實習機會后,他迅速晉升為開發者關系負責人,期間得到CTO丹恩·內赫特(Dane Knecht)等高管的指導。當團隊決定將原型產品化時,包括谷歌AI負責人杰夫·迪恩(Jeff Dean)、DeepMind產品經理洛根·基爾帕特里克(Logan Kilpatrick)在內的科技領袖紛紛加入投資陣營。最終項目完成26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Susa Ventures領投,OpenAI、meta等公司高管跟投。
目前Supermemory已形成完整的產品矩陣:Chrome擴展程序支持網頁內容即時存儲,移動端應用實現跨平臺記憶同步,開發者API則開放了知識圖譜構建能力。其客戶群涵蓋AI視頻編輯器Montra、智能搜索引擎Scira等新興企業,甚至延伸至機器人視覺記憶領域。技術團隊特別開發了與Google Drive、Notion等工具的深度集成,用戶可通過簡單對話完成復雜數據的記憶關聯。
在競爭激烈的AI記憶賽道,Supermemory的差異化戰略逐漸顯現。相比專注特定場景的Letta或Mem0,其通用型解決方案能適配從消費級應用到企業系統的廣泛場景。投資方Browder Capital的約書亞·布勞德(Joshua Browder)評價道:"德拉夫亞展現出的技術洞察力和執行力,讓我們看到AI基礎設施領域的新可能。"這位"機器人律師"DoNotPay的創始人透露,正是沙阿在X平臺展示的快速迭代能力促成了投資決策。
盡管已獲得Y Combinator等機構的關注,沙阿選擇先聚焦產品打磨。當前團隊正優化多語言支持與邊緣計算部署,計劃未來六個月內將延遲控制在50毫秒以內。隨著AI代理(Agent)市場的爆發,這家初創公司正站在記憶層技術革命的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