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正以創新策略沖擊高端市場,小米汽車推出的個性化定制服務成為最新焦點。這家以智能手機起家的科技企業,正通過提供豪華車級別的定制選項,吸引原本考慮保時捷等歐洲品牌的消費者。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家德國豪華車制造商長期依靠精密的內燃機技術占據優勢,但近年來被中國本土品牌在軟件和電池技術領域反超。數據顯示,保時捷911車型超過90%的買家會選擇個性化配置,單是定制車漆服務就能帶來數萬美元的額外收入。然而,隨著小米等中國品牌推出類似服務,高端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改變。
小米的定制策略涵蓋從車漆到內飾的全方位選擇。其最新推出的紫水晶車漆需要50小時人工拋光,雷軍直言該工藝可與勞斯萊斯媲美。更引人注目的是,小米將高端定制服務的價格門檻大幅降低——相比保時捷1.3萬美元的定制車漆,小米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選擇。這種策略不僅體現在汽車領域,其新款智能手機直接對標蘋果最新機型,價格卻低出1000余元。
豪華車市場的定制傳統由來已久。法拉利、賓利等品牌長期為超富人群提供專屬服務,從賽車底盤到鍍金排氣尾管無所不包。柏林愛樂樂團指揮曾定制搭載輕量化結構的911 Turbo,卡塔爾王室成員更是購入七輛配備水牛皮內飾的保時捷959。這些案例顯示,高端消費者愿意為獨特性支付高額溢價。

保時捷正試圖通過擴展定制選項挽回市場。該公司計劃在原有190種車漆顏色的基礎上,增加與口紅、球隊球衣等個人物品匹配的定制服務。但受制于德國祖文豪森定制總部的產能,其個性化業務增長面臨瓶頸。花旗分析師估算,該業務每年可為保時捷帶來約56億歐元收入和25億歐元利潤。
行業觀察者指出,小米的定制戰略可能吸引部分保時捷潛在客戶,但更直接的競爭對象是寶馬、奔馳等傳統豪華品牌。盡管選配銷售能提升利潤,但分析師認為其對整體業務的貢獻率可能僅占1%-2%。不過,小米通過將高端定制服務平民化,正在重塑消費者對豪華車的認知。雷軍表示:"我們希望讓更多人享受頂級豪車的定制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