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領域近日曝出一樁引發廣泛關注的商業機密泄露訴訟案,案件主角為蘋果公司以及兩名被告Jon Prosser和Michael Ramacciotti。這起案件原本看似是一場高科技商業間諜活動,然而隨著庭審進程推進,卻逐漸呈現出兩名被告互相推諉責任的態勢。
事件源頭可回溯至今年7月,蘋果公司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Jon Prosser與Michael Ramacciotti合謀竊取并泄露尚未發布的iOS 26系統“Liquid Glass”視覺更新相關內容。蘋果在起訴書中詳細闡述了事件經過,稱Ramacciotti擅自接觸其身為蘋果員工的朋友所持有的內部開發用iPhone,獲取商業機密后提供給Prosser,而Prosser則承諾給予報酬。蘋果此舉旨在通過法律途徑追究二人泄露商業機密的責任。
面對蘋果的指控,兩名被告的應對方式截然不同。主要被告Prosser未能按時向法庭提交回應文件,錯過最后期限,法院應蘋果請求,對其作出缺席判決。不過,Prosser事后向媒體表示,自己一直都在積極與蘋果進行溝通。另一名被告Ramacciotti則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在兩次申請延期后,于近日正式提交書面回應,對蘋果的指控予以反駁。
案件的一個核心爭議點圍繞一筆650美元(按現匯率約合4617元人民幣)的付款展開。在回應文件中,Ramacciotti承認了部分事實,他承認自己確實接觸了蘋果內部開發用iPhone,還通過FaceTime向Prosser展示了新的iOS功能。同時,他也承認在通話結束后收到了Prosser支付的650美元。但Ramacciotti堅決否認了蘋果關于“合謀”的核心指控,他堅稱雙方事先沒有任何關于竊取信息或支付報酬的協議或計劃,這筆錢是Prosser事后主動提出的。
Ramacciotti的辯護律師進一步解釋稱,Ramacciotti當時并不知曉Prosser正在錄制視頻通話,也沒有充分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律師表示,這是因為Ramacciotti的蘋果員工朋友此前就曾向他展示過開發樣機上的新功能,這使得他放松了警惕。
倘若法庭采信Ramacciotti的說法,即付款發生在泄密行為之后且并非預先約定,那么蘋果對于“協同作案”的指控力度將受到極大削弱。因為在缺乏協議證明的情況下,整個事件的性質可能從“蓄意盜竊”轉變為“過失泄露”,案件走向也因此充滿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