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正以開源創新為支點,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智能化轉型。近日,這家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宣布加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的“開源創新發展推進中心”,成為首家深度參與國家級開源協同創新平臺的外資車企。此舉標志著寶馬在中國全面開啟“軟件定義汽車”戰略2.0時代,通過整合中國數字化創新資源,為2026年國產新世代車型的智能化體驗注入核心動能。

作為中國汽車軟件生態的重要參與者,寶馬已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研發體系。目前,該集團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地設立了四大研發創新基地,并運營三家軟件公司,形成從軟件架構設計到智能座艙開發的完整能力鏈。寶馬中國區研發高級副總裁雷凱博士透露,中國研發團隊規模已突破3200人,其中75%為軟件工程師,這個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網絡正持續輸出符合中國用戶需求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開源生態成為寶馬技術突破的關鍵路徑。寶馬中國區研發互聯駕駛總監柯睿明博士指出,現代車輛軟件代碼量已突破千萬行,傳統開發模式難以滿足快速迭代需求。通過參與開源創新平臺,寶馬可與政產學研用各方共享技術積淀,在車載操作系統、智能駕駛算法等領域實現協同創新。這種開放合作模式已在其歐洲研發中取得成效——作為Eclipse基金會“軟件定義汽車”工作組成員,寶馬與多家科技企業共建的標準化軟件平臺,使新功能開發周期縮短40%。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寶馬的加入將推動國內開源生態在工具鏈標準化、安全驗證體系等關鍵環節的突破。目前,該平臺已匯聚超過200家企事業單位,形成覆蓋芯片、操作系統、中間件的完整技術棧。這種產業協同效應正加速顯現:寶馬與阿里巴巴合作的語音交互系統已實現98%的方言識別準確率,與Momenta聯合開發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在高速場景下決策速度提升30%。

在本地化創新方面,寶馬與華為、DeepSeek等企業的合作已結出碩果。通過接入鴻蒙生態,寶馬車型的車機系統實現與智能家居的無縫互聯;基于DeepSeek大模型開發的場景引擎,可主動預測用戶需求并調整車內環境。這些技術突破將率先應用于2026年國產新世代車型,該系列車型將搭載寶馬自主研發的全新電子電氣架構,支持L3級自動駕駛和全場景語音控制。
行業分析師指出,寶馬的開源戰略與其“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土化承諾形成共振。通過深度參與中國創新生態,這家外資車企不僅獲得了技術迭代速度的優勢,更構建起差異化的智能體驗壁壘。隨著新世代車型的臨近,寶馬在智能駕駛、車載生態等領域的布局,或將重新定義豪華汽車的數字化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