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他手機廠商還在為旗艦新機的發布時間猶豫不決時,小米已經搶先一步,在國慶假期前夕推出了全新的小米17系列。這一舉動不僅讓小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先機,也為其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小米17系列的發布,無疑是在告訴市場:小屏旗艦也有大作為。自小米13系列起,小米就堅持在小尺寸手機上打造旗艦體驗,這一策略在小米17系列上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面對同期其他品牌的小屏機型,小米17系列在工藝和設計上更加用心,力求在細節上脫穎而出。
從外觀上看,小米17系列提供了四種配色選擇,包括“雪山粉”、“黑色”、“白色”和“冰融藍”。這些配色均采用低飽和度設計,與機身邊框同色,整體視覺效果和諧統一。機背采用磨砂質感處理,不僅防指紋,還帶來了細膩的觸感和穩固的握持感。后攝Deco部分也進行了大幅改動,新的“視覺輕量化”設計讓后攝凸起看起來更加輕薄。
在屏幕方面,小米17系列搭載了一塊6.3英寸的直屏,邊框寬度僅1.18mm,是目前行業中最窄的之一。這塊屏幕采用了深度定制的LIPO工藝,不僅在造型上獨具特色,還在材料上進行了創新。小米聯合上游廠商研發的底層紅色發光主材料,讓屏幕實現了高達25% APL的大窗口面積3500nit峰值亮度,同時支持“多屏同色”和智能色溫匹配技術。
性能方面,小米17系列首發并可能獨占高通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基于臺積電第三代3nm制程打造,首發了高通的第三代Oryon自研CPU架構。在Geekbench 6.5.0測試中,小米17的常溫CPU單核性能約為3397分,多核為10269分,性能表現接近前代驍龍8至尊領先版加上強力散熱后的極限水平。
在GPU方面,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的變化相對較小,但核心規模與前代相同,峰值主頻有所提升。GPU獨占的高性能緩存容量從12MB增加到了18MB,有助于降低GPU對內存帶寬的搶占和功耗。不過,由于軟件適配問題,新的GPU特性尚未完全發揮出來。
在游戲性能測試中,小米17系列表現出了不俗的實力。無論是中低負載還是高畫質游戲,小米17都能保持穩定的幀率輸出,同時功耗控制得當。特別是在高畫質游戲中,小米17的功耗明顯低于上代旗艦機型,有助于延長續航時間。
影像方面,小米17系列也進行了全面升級。后攝模組采用了“光影獵人950”作為廣角主攝傳感器,具備1/1.31英寸的大底和13.5EV的原生高動態范圍。同時,小米17還在所有攝像頭和鏡片上采用了高素質的光學鍍膜處理,有效消除了反光和鬼影現象。在算法方面,小米17的大師人像算法具備更高的發絲級摳圖精度和面部膚色還原表現。
盡管小米17系列在影像系統上有所取舍,如副攝底不夠大、長焦焦距不夠長等,但考慮到其小屏旗艦的定位和緊湊的機身設計,這些妥協并不影響其整體表現。在如此小巧的機身里,小米17系列依然提供了廣角端的大底、高感光以及微距、光學素質、變焦色彩一致性、抓拍能力等方面的均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