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假期臨近,公眾出行和探親需求持續升溫。為保障用戶假期出行安全,嘀嗒出行日前召開國慶安全保障專題會議,全面部署假期值班、應急響應及安全服務升級工作。平臺不僅完成覆蓋產品、運營、風控等領域的百余項安全自查,還推出“國慶順風·平安出行”指南,從駕駛安全、合乘禮儀、規則遵守、應急處理四個維度提供12條實用建議,助力用戶安心出行。
在安全組織保障方面,嘀嗒出行建立“7×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平臺管理層每日帶班,產品、技術、客服等核心部門安排專人值班,確保所有值班人員電話24小時暢通,及時協調資源處理突發情況。同時,安全客服專線全天候運行,針對緊急事件做到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應急體系。
針對假期出行特點,平臺在網絡安全、產品功能、運營監控及用戶認證等環節開展深度自查,完成100余項安全優化,確保監控預警、應急響應等機制運轉正常。對于長途、夜間等高風險場景,嘀嗒出行通過智能安全干預系統實時管控,并結合用戶安全教育,構建雙重防護網。
在安全駕駛提示中,平臺建議車主連續駕駛4小時后,需在安全區域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避免疲勞駕駛。行駛過程中應保持專注,杜絕超速、分心等行為,遇雨霧天氣或進出隧道時提前減速。嘀嗒出行將通過智能語音提示和駕駛安全管家等技術手段,與用戶共同維護行車安全。對于乘客,平臺強調無論坐在前后排,均需全程系好安全帶,并鼓勵同車人員相互提醒。
在合乘禮儀方面,平臺提醒用戶行前充分溝通需求。若需攜帶寵物、大件行李或有同行親友,需在下單時備注說明,攜寵出行需使用專業籠具。乘客應提前設置高速費分攤方式,車主接單即視為同意該規則。雙方可通過平臺消息功能協商路線、上車點等細節,確保行程順暢。行程中,建議同路人禮貌交流、相互尊重,并全程開啟“行程錄音保護”功能,提升安全感。
關于規則遵守,平臺重點強調“人車一致”要求。車主接單和接駕時需完成人臉識別,確保本人駕駛且車輛信息與訂單一致,如有變更需及時更新。乘客上車前應核對車輛信息,若遇車主人臉識別未完成,需等待通過后再上車,發現“人車不符”可拒絕合乘。乘客使用“代人叫車”功能時,不得為無陪同的未成年人或需看護人員叫車。
針對突發情況,平臺建議用戶立即將車輛停至安全區域,開啟雙閃燈并放置警示牌,人員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根據現場情況撥打122、120、110等熱線,同時通過嘀嗒出行App內“安全專線”聯系平臺,獲取協助處理。出行前,用戶可在App安全中心開啟“安全護航”“自動分享行程”“行程錄音保護”等功能,并授權定位和麥克風權限,確保安全服務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