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辦的個人年度演講中,小米集團掌門人雷軍分享了小米汽車從立項到市場突破的歷程。他特別提到,首款運動型SUV YU7的推出承載著特殊使命——這款車型被視為SU7市場表現未達預期時的戰略儲備產品。
雷軍回憶起2022年決策關鍵期,當時行業普遍認為純電轎車市場缺乏增長空間,除特斯拉外鮮有成功案例。面對內部關于"跟隨主流增程路線"與"堅持純電差異化"的激烈討論,小米最終選擇押注運動型SUV賽道。為打造這款戰略車型,研發團隊對特斯拉Model Y進行深度拆解研究,投入大量資源優化每個技術細節。
今年6月正式上市的YU7推出三款配置,起售價較Model Y低1萬元。上市后市場反響遠超預期:3分鐘內訂單突破20萬輛,18小時鎖單量達24萬輛。雷軍透露,交付首月即完成4萬輛交付,創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新紀錄。這款曾被視為"最后底牌"的產品,最終成為打破市場質疑的關鍵。
在技術路徑選擇上,雷軍特別強調小米汽車的創新理念。面對理想L9開創的大空間增程SUV熱潮,團隊選擇避開同質化競爭,專注運動性能與智能化體驗的融合。這種差異化策略在YU7上得到充分體現:通過空氣動力學優化、輕量化材料應用,以及智能駕駛系統的深度開發,構建起獨特的產品競爭力。
伴隨YU7的市場突破,小米汽車同步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消費者可為YU7 Max及SU7 Ultra車型選擇專屬車漆、內飾配色、定制輪轂等5類升級選項,每月限定40個定制名額,且需滿足10萬元以上的選配金額要求。這項服務標志著小米在汽車個性化領域的進一步探索。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SU7系列累計交付量已突破33萬輛。從SU7到YU7的市場表現,小米用實際數據回應了外界對科技公司造車的質疑。雷軍在演講中特別指出,這種跨越式發展得益于對技術創新的堅持和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