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度演講后的媒體對話環節,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用一小時時間回應了市場對小米的多項關切。他特別強調,即將發布的小米17系列手機在多項核心技術上已實現對蘋果的超越,這場持續五年的技術攻堅戰正迎來關鍵突破。
針對小米16系列更名引發的行業震動,雷軍首次披露決策背景:"我們通過更名行動,既是要打破市場對小米的固有認知,更是向全球科技界宣告中國企業的創新決心。"他指出,經過五年研發儲備,小米17系列在材料科學、核心零部件等底層技術領域實現跨代升級,這種突破源自持續的技術投入而非營銷策略。
在技術對標方面,雷軍直言不諱地指出iPhone17系列雖有所進步,但小米在影像算法、快充技術、系統交互等關鍵領域已形成領先優勢。這種自信源于小米研發體系的重構——手機研發團隊已突破萬人規模,過去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千億元,僅2019年至今就完成1020-1050億元的技術布局。
面對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雷軍將行業現狀形容為"科技巨頭的角斗場"。他透露小米已制定五年戰略規劃:通過每年提升1%市場份額,逐步實現20%的市場占有率目標。這種穩健策略基于對行業規律的深刻認知——在蘋果、三星、華為等全球巨頭環伺下,唯有堅持技術立業才能贏得持久戰。
高端化戰略的推進成效在最新財報中顯現:小米汽車平均含稅售價達28.9萬元,已成功躋身高端市場。雷軍特別強調女性用戶占比近半數的突破,這印證了小米從極客品牌向大眾科技品牌轉型的成功。他透露,公司已形成"科技引領、認知引領、審美引領"的高端化方法論,每個季度都會進行戰略復盤。
在汽車業務領域,雷軍公布了最新交付數據:YU7車型在80天內交付超4萬輛,但產能爬坡仍需加速。對于行業存在的非理性競爭現象,他明確表示支持打擊黑公關,認為健康的市場環境需要全行業共同維護。這位掌門人特別提到蔚小理等新勢力:"我們既是競爭者更是同行者,理想開創的增程技術路線值得尊敬。"
談及轉型陣痛期,雷軍坦言過去五年面臨巨大壓力。從互聯網企業向硬核科技公司的蛻變,需要突破應用層創新走向材料級研發,這種轉變導致早期市場感知不足。但正是這種戰略定力,讓小米在芯片、電池、顯示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為當前的產品爆發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