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軍年度演講的舞臺上,小米汽車SU7 Ultra車型征戰德國紐博格林賽道的幕后故事首次被深度揭秘。作為汽車行業的“新玩家”,小米汽車不僅在這條被稱作“綠色地獄”的賽道上完成了挑戰,其原型車與量產車的表現更以突破性成績引發全球關注。
2021年9月,小米汽車啟動初期便定下“打造全球最強純電性能車”的目標。這一愿景由一支由工程師與賽車愛好者組成的團隊推動,其中首席測試車手阿燦(任周燦)的成長軌跡頗具代表性——從業余賽車手到斬獲多項冠軍,他的經歷折射出團隊對性能極限的執著。為支撐這一目標,小米甚至自主研發了V8S超級電機,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項目推進并非一帆風順。2022年春節后,因資源分配調整,SU7 Ultra項目一度被擱置。轉折點出現在三個月后的一次內部會議上,當工程師團隊提出“在紐北擊敗保時捷”的口號時,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項目由此重啟。然而,真正的挑戰始于2023年8月:團隊首次聯系紐北官方時,遭遇了長達三個月的“已讀不回”。面對質疑“一家中國手機公司為何要挑戰紐北”,小米團隊用詳實的計劃與技術實力最終贏得了賽道方的認可。
賽道測試的波折遠未結束。團隊雖預定2023年10月9日至10日的包場時間,卻因連續兩日降雨被迫取消。經過多輪協商,最終在10月28日爭取到僅10分鐘的跑圈機會。正是這轉瞬即逝的窗口期,SU7 Ultra原型車以驚人表現刷新紀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汽車的技術實力。
最終,SU7 Ultra原型車在紐北官方圈速總榜中位列歷史第三,而量產版車型更以絕對優勢登頂全球量產電動車在該賽道的榜首。這一成績不僅改寫了中國汽車在國際賽場的地位,更讓全球汽車工業重新審視中國品牌的技術潛力。